現在你已經研究了你的讀者和他們的想法,到了鄭重審視申請信的時候了。一些問題很簡單;有些則會令你對可能寫出的東西猶疑不定。但是不管其表面的難度如何,所有的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以一種明顯或含蓄的方式,要求你寫自己,告訴你的讀者有關你的情 況,當然是其他申請材料之外的情況。 這時,清查一下關于寫作申請信的所有問題,不論其長短,是非常有意義的——也就是說,搞清楚即使是最模糊的問題真正要問的東西,并且算出要寫多少篇文章。
是哪一種問題?要寫那么多的文章經常讓申請人感到難于應付,特別是當申請的學校不是一所時。清查一下有關申請的問題能夠讓你放松下來,重新找回控制力。這樣你就會對到底要寫多少篇文章、何種類型、能回答幾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記住,關于申請信的寫作要求有兩種類型:明顯的自傳性文章(“在下面的空白處寫寫有關你自己的事情”)和不那么明顯的自傳性文章(“21世紀國際外交政策面臨最緊迫的問題是什么?”)。你的任務之一就是把第二種類型轉換成第一種。
先把所有的問題列表,將其歸人以下兩個大標題:“自傳類”和“其它”。
“自傳類”問題
可以看出,這類問題就是讓你寫自己和你的生活。下面就是幾個典型的問題:
(1)討論一下你所面臨的或即將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2)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書是什么?為什么?
(3)請附上一張對你有特殊意義的照片,解釋一下你選擇它的理由。
(4)討論一些關于個人、地方或者國家的問題及其對你的重要性。
(5)自選一個你感興趣的題目。
(6)評論一個對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產生過幫助的經驗。
(7)我們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你。請描述一下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仔細研究一下這些自傳類問題,看一看有幾個是在一篇文章里能夠回答的。也許為了直接對問題做出反應,你不得不對文章進行一些小改動,但這種剪裁是非常簡單的——比起每次都要重新起草一篇新文章要容易得多。一篇文章里包含的內容越多越好。想寫的文章越少,越要在其有效性上下功夫。
舉例來說,一篇稍做改動的文章,也許能回答出上述七個問題中的五個。“你所面臨的或即將面臨的最大的挑戰”(1),也許要涉及到一些“國際問題”(4),它也是“你感興趣的問題”(5),同時是一個“對了解你的價值觀產生過幫助的經驗”(6);比如說你關注的問題是環境的質量,你面臨的挑戰是準備在學校里創立一個回收中心。為使這個答案與第三個問題相關,你只需附上一張你安放在體育館外的回收箱的照片就行了。
讓一篇文章完成幾篇文章的任務很簡單,因為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你。
“其他”問題
第一眼看上去,在“其他”這個大標題下面歸類的問題似乎在鼓勵你寫一些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下面就是幾個典型的問題:
1、你認為如何改造你所在高中的課程設置,使其對下一代的高中生有好處。
2、概念和情感有時是通過日常瑣事表現出來的。例如,宇宙擴張理論被形容為“提子面包上的突起”,愛情則比喻為紅玫瑰。描述一下廚房里的一件東西是如何能夠表現出一個重要的概念或者情感的(不限物體的數量)。
3、你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社會或政治運動是什么?
4、你認為誰將得到本年度最佳男士或女士的稱號?
5、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么?為什么?
6、為什么你想申請某某大學?
7、在提供的篇幅里,請選擇下列三段引文中的兩段寫出感想:“學校或大學里教授的東西不是教育,而是教育的手段。”(愛默生),“人類任何行為不出以下七種原因:機會,自然,壓抑,習慣,理性,情感,欲望。”(亞里士多德),“港灣中的船只是安全的,但造船并不是為了讓它們留在那里。”(席德)。
如果你申請的大學要讓你回答這種問題,記住:沒有一個具備理性的人,尤其是那些忙碌不堪的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希望看到你寫出——或者想要讀——一篇500字的關于高中課程設置或20世紀女權運動史的文章。這些東西不會令招生辦對你感興趣。
處理這類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將其視為“偽裝過的”自傳類問題,尋找一個富于個性的角度:如果是為了回答問題1,就泛泛地談選修課,這樣寫幾乎可以說是“死定”了。不如寫一下預算削減使你們學校取消了電影課程,你又是如何尋找并最終成為一個獨立制片人助理的經過。
說到問題2,如果用鐵鍋來比喻精神的堅忍,當然不是一個好答案,但是如果說你像開瓶器一樣樂于把事物打開并探索其中的內容就很不錯。
要抵制試圖概括某件事情的重要意義的誘惑,例如民權運動,相對于問題3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招生辦更愿意看到你關于偏見或歧視問題的個人體驗。選擇你身邊的人作為本年度最佳男士或女士(問題4)。一篇關于一位你熟悉(所以你能寫好)的人的文章給招生辦的人留下的印象自然要比一段摘要性的陌生人的自傳強得多。
太空梭和小兒麻痹疫苗對于問題5來說都顯得和你的生活離得大遠了。談談你對萬維網或者內燃機的迷戀,后者讓你能夠方便地到其他社區的學校讀書。
省略掉對某大學空泛的溢美之詞和那些關于這所學校有著多高聲譽的陳辭濫調。(問題6容易讓人不誠實,不要上了它的圈套)也許你曾經參觀過這所學校或至少讀過它的簡介,或者同一個那里上學的朋友討論過。那就寫那次參觀的經歷,寫那位讓你既敬畏又得到啟發的教授,寫大學劇場里的照片讓你幻想能夠在舞臺上表演,或者寫當你的朋友說自己第一學期如何緊張和想家時,你的反應。
問題7是一道難題,但是不要掉進解釋愛默生、亞里士多德或者席德說這些話的意思。這個問題表面上是讓你尋找引文間的聯系,暗地里是讓你找到你的生活和這種聯系的關系。舉例來說,亞里士多德的七個原因里哪一個可以引導你去探索愛默生的“教育的手段”?如果正規的教育像一艘船,目的是到達一個彼岸,那么你認為什么是值得自己追求的彼岸呢?如果你想乘坐席德的船遠航,又是受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哪種原因的驅使呢?或者你正經歷著某種壓抑嗎?有多少人回答這個問題就有多少種答案。重要的是讓答案揭示出你的個性。
一旦你想到了回答“其他”類問題的富于個性的角度,看看能不能用你計劃寫的一篇文章發揮雙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