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學你必須要入鄉隨俗,去真正的愛上那里的文化和傳統,并且融入進去,這樣才能在那里獲得好的發展。韓國的文化歷史悠久,說實話的確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瓦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行人有條不紊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就讀于韓國湖南大學的易華勇初到韓國時,感覺到的是舒適和悠然,讓他感受更深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教學方式。
本期我們走近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聽一聽他們的留學故事。
打有準備的“語言仗”
采訪中,不少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到學校以后,第一個感覺是聽不懂課。
“留學韓國的生活,真不輕松!”在順天鄉大學就讀的敖璇感慨,不少學生在留學之前,已在國內的語言機構學習過韓語,但在聽課時仍會遇到不少困難,“通過韓國語能力考試,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是開始韓國留學生活的第一步。 ”
敖璇告訴筆者,韓國多數大學使用韓語教學,專業課有很多專業術語,這給留學生理解帶來較大困難!傲魧W生必須花比韓國學生更多的時間做準備。”
事實上,一些語言有困難的學生,考試時會用韓語寫上這樣一段話:“老師,您好!我是中國留學生,由于我的韓國語水平不好,請多多關照。”
韓國高校對學生要求很嚴,除了考試,平時還經常要求寫各種學習報告。這些報告的質量對于學生很重要,因為韓國高校對學生的考核,除考試成績外,還包括出勤率、平時表現以及提交的學習報告的質量。
就讀于慶熙大學的劉吉對“如何過語言關”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中國留學生來韓國一般需進入專門開設的韓語語言學校學習,打有準備的‘語言仗’!
跨過文化交流障礙
“團結就是力量”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在韓國也不例外!盁o論是在中國還是在韓國的大學校園里,你總會遇到三五成群的韓國學生結伴出行,運動、打球、用餐……”曾就讀于延世大學的張雷生告訴筆者,韓國人認為在集體中更容易體現自身的價值,并從中獲取安全感。
就讀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一名韓國留學生介紹說:“以用餐為例,中國人不會介意一個人吃飯,但這在我們看來是一種‘被孤立’的表現!
對于如何融進當地社會,就讀于慶熙大學視覺設計專業的劉煒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多去咖啡店、飯店之類的公共場所,多和韓國人交流,了解他們正在關注什么,慢慢地就會適應!
事實上,很多大學為了方便學生盡快適應留學生活,都會組織留學生參觀韓國民俗博物館、看韓國電影、聽民俗音樂會等。在親身體驗過韓國的文化藝術之后,不少留學生表示,在邊聽邊看、邊看邊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對學習語言有幫助,更對韓國文化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重視垃圾分類環保
不少留韓學子表示,學會垃圾分類是他們在韓生活的第一課。
就讀于韓國首爾女子大學的趙越說:“剛到韓國時,并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常常是各種生活垃圾統統裝在一起后,丟進垃圾桶,可沒兩天我就收到了兩張垃圾罰單。后來知道是因為垃圾沒有分類吃了罰單,當時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不過現在想來這是一件好事,經歷過后,我的環保意識大大提高了!
筆者還從其他中國留學生那里了解到,在韓國,除了大型公共設施附近配有分類垃圾桶外,裝垃圾的袋子也有講究!安煌伾睦聿煌纳罾谔幚砝鴷r,要是有垃圾未分類或未用標準垃圾袋的情況出現,當事人很可能被處罰!眲樥f。
體驗獨特活動
在韓國,大多高校都會在新生入學后前幾周的時間組織一次MT(團隊訓練)活動。在那段時間,留學生會和韓國教授、同學一起去野外體驗生活:白天接受體能鍛煉,晚上大家要一起喝酒、唱歌、做游戲,但也沒有固定模式!坝袝r候會是國外留學生和韓國學生在一起做料理,然后分組把成品送給教授進行點評,優勝者的獎勵是得到學校食品券!本妥x于順天鄉大學的敖璇說,通過該活動,留學生不僅可以鍛煉語言能力,還能培養團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