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留學大潮剛剛退去,2011年的留學大軍就開始了挺進了。現在,很多留學生登錄出國留學網來咨詢出國問題,如今,時代在變,世界在發展,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了解廣博的中西文化和新的理念,成了大多數家長的共同愿望,因此,當潮水般的留學大軍出現時,也就不難理解了。
留學市場貌似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然而,在這種繁榮里卻生長著留學隱患的毒瘤,比如野雞大學,像“黑洞”一樣吞噬了留學生的夢想,那么留學市場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黑洞?
究其原因,留學市場整體呈現了“家長需求盲目、平臺競爭激烈、觀念誤導嚴重、服務缺乏規范”四大特征,受信息獲取渠道、中介服務差異等因素影響,多數家長和學生對留學、留學院校、教育水平、文化環境等情況的認知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很多家長出現了“留學盲區”,更把留學機構水分極大的“保證”當成了救命稻草,認為出國越快越好。
無論是留學中介還是教育機構,都無權對家長或學生承諾“保證”兩個字,因為留學機構相對于學生出國留學來說只是“拐杖”,不是屬于學生自己的“翅膀”,你暫時“保證”把學生送出國后,學生失去了這個“拐杖”之后,是否可以靠自己的“翅膀”來生活和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同學,你夠獨立嗎、夠自信嗎?”相信大多數同學的回答都是模凌兩可的,因為同學們可能都不了解什么叫獨立,以為獨立就是沒有父母給做飯、洗衣服之類的事情,而事實上,獨立不僅包括生活,還涉及學習、精神等等方面。而對于自信可能很多同學都是曲解的,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被奉為掌上明珠,所以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被寵的自信,可是到了國外,沒有家長的寵愛,老師的照顧,學生能否承受這種失落,還是一個未知數。
獨立是從自我管理意識開始的。中國的傳統教育都是監管式的,老師的授課形式基本上是掰開了、揉碎了、反反復復的跟學生強調重點,再做筆記,還有課后作業……一連串的監管讓學生習慣了被動的學習法,而國外的教學體制基本上是屬于放管式的,老師在課上只提出課程重點,然后以論文或小組作業形式來布置課后學習。學生要完全靠自己獨立的去理解課程、獨立的去查閱資料、獨立的提出辯證觀點。所以無形中要求學生有獨立的時間管理觀念,也就是說合理的安全時間,在沒有任何第三方監管的情況下可以獨立的完成作業。
在國內階段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幫助學生養成系統閱讀、整理學習資料的習慣非常重要,不僅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統籌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問題,在自我修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
自信是學生完全脫離被寵愛的環境后,依然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陌生的環境。留學融入的是一個國際化地大家庭里,那里匯集了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留學生,由于各國家或各地區的文化差異,可能會導致某些生活或學習上的分歧,有時可能會面臨語言或成績方面的落差而受到打擊,所以,學生出國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沒有朋友有家長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可以“自信”的面對一切挫折。
獨立與自信就像學生遨游海外的隱形翅膀,不能像雅思或SAT一樣可以用成績去衡量,但是卻作用于學生成長的過程之中,是學生心理成長的一個尺度,只有學生的心理夠成熟、夠理性,留學的翅膀才不至于失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