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嚴格說起來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誰都有盲區都有管中窺豹的偏頗,盲人摸象的片面,就算是職業規劃師也只能說個大概,只能通過身邊的一些例子提供一些有限的參考,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我身邊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鄰居的一個孩子,從小喜歡畫畫,其作品也頗具想象力,家里人和她自己都覺得理所當然得考美術學院,但上到高中的時候興趣突然轉變了,轉而對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去英國讀預科的時候想都沒想都報了營養學專業,在申請大學的時候還寫了一篇極具感染力的個人陳述,指出了國人在營養方面的誤區,自己對這方面的認識,還有對此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顯示出了超乎年齡的成熟和深度,贏得了英國諾丁漢大學的高度欣賞,當即決定給她每年1000鎊的獎學金,隨后她又在網上看到某大型食品公司也有獎學金發放就順便申請了,沒想到該公司不但給了3000鎊的獎學金,還強烈邀請她第三年去工作,也算是意外驚喜,上了大一后聽授課老師說在英國營養學專業的人才非常奇缺,很多企業甚至讓一些化學專業的的學生進行短期培訓后匆匆上崗,所以該專業的學生根本不用愁找工作,畢業后.就等公司上門了.說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也不算過分。
這個誤打誤撞的例子說明,興趣是關鍵所在,如果興趣不在,考慮再多也是枉費心機,再好的專業孩子也不會用心去學,更談不上有所成就了,當然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們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