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技術移民值還是不值

發布時間:2007-11-2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米蘭·昆德拉說:“生活在別處。”流行歌曲唱:“遠的風景總是動人。”對外交流的頻繁,讓人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國外的自然環境、風土文化、福利制度讓不少年輕人心向往之。而國家政策的開放更讓一些有能力的人有了重新選擇居住地的機會。于是乎,在30-40歲的白領中,技術移民的風潮正在悄然流行。

技術移民的門檻到底有多高?放棄一切重新開始的代價到底有多大?移民生活是天堂還是地獄?對于這些疑問,希望以下幾位相關人士的回答能夠帶給大家更加理性的思考。

申請成本4-5萬元外語能力、學歷背景、工作經歷最關鍵

技術移民從申請角度講,成本并不高。以申請加拿大移民為例,加拿大使館收取的費用有兩項,一是申請費,大約550加幣;還有一個是登陸費,現在每人 495加幣,加起來也就1000加幣出頭,約合人民幣七八千元錢。如果是一家3口,兩個大人一個小孩,那么總共費用不到2萬元就可以實現全家移民。如果找中介公司幫助做申請,由于服務內容和階段的不同,各公司收取的費用也不等。目前好一點的中介公司全程服務費用大約需要3萬元,低的也需要2萬元,因此總共加起來需要4萬-5萬元左右。據悉,申請澳大利亞移民費用也大體相當。此外,辦理移民申請的周期一般需要1年,但從去年開始,加拿大實行新的移民法案,申請周期延長至4-5年。

技術移民考察的主要是申請者的個人背景,能否申請成功主要是看積分情況。仍以加拿大技術移民為例,總共是100分制,67分是及格線。其中英語能力、學歷背景、工作經驗各占16分,此外還有年齡分,配偶學歷加分,在加拿大學習、工作經歷加分等。

值得關注的是,各國技術移民政策是不一樣的。如加拿大新推行的移民法是不分專業的,只按最終學歷來計算學歷背景分,工作經驗分也只按照工作年限來計算,并不管是哪個專業。而澳洲現在還是按照不同職業領域來打分,比如IT工程師就是60分職業,但文秘就是50分職業。至于哪些專業申請澳洲移民更容易,通常來說,理工類如計算機、電子、通訊等會相對好一點,因為很多標準都是國際通行的。文科的會計準則各國不太一樣,因此需要一個適應期;而律師、醫生、教師這些職業,由于各國在制度設計上有明顯區分,因此很難申請移民,即便出去也需要考取當地的執業牌照才能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

花5萬元申請費,節省數10萬元教育投資移民成為留學的一條捷徑

盡管有些人申請移民是為了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享受國外更完善的福利待遇,但確實有相當一批人其實是為了子女的教育需要,筆者的朋友李睿就是其中一個。

她說,目前,孩子在國內的競爭壓力太大了。而國外的教育是在一種輕松的狀態下進行的,人家更重視啟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他們夫妻都想讓孩子將來考上國外的大學,因此盡早適應西方教育也是一種必須。實際上,很多國外名校并不認可本國以外的高中教育。可要是孩子從初中、高中就到國外留學,大約需要百萬元以上的巨額教育投資,自己一個工薪家庭根本負擔不起。然而移民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只花5萬元就辦理了一家3口的移民身份,今后孩子就能以澳大利亞“永久居民”的身份去讀書,不僅小學、初中、高中基本不用家里花錢,而且大學之后的學費也只相當于國際留學生費用的1/3-1/4。而如果孩子在國內讀書,費用通常要占到夫妻倆收入的1/3。因此從長遠看,這是個非常劃算的教育投資。

大多數人移民到了國外,自己也會采取先讀書的策略。這樣一來可以住滿移民局要求的居住期限,因為持有綠卡后,必須自登陸之日起每5年在該國居住2年以上,綠卡才能繼續有效。二是可以節省大把學費,原來以留學身份讀個碩士可能需要20萬-30萬元學費,現在可能只用5萬-6萬元。而且取得一個該國本土認可的學歷,也可以增強移民的自信心和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更容易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一切歸零,重新開始移民需要承受巨大心理落差

移民是人生的又一個新的開始,然而并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國內的成功人士到異鄉一切歸零,巨大的心理落差可能會令你在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情緒低落,痛苦不堪。現在已是溫哥華一家IT企業工程師的黃先生提起當年初到加拿大時的經歷,至今心有余悸。

黃先生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在國內經營一家自己的公司,主要提供計算機設備安裝、布線等服務。黃先生和妻子都很羨慕國外的生活,而且當時公司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頸。于是倆人決定移民國外,重新開始生活。1996年,他和妻子拿到了加拿大技術移民簽證,于是很快結束了公司的生意,帶著所有的積蓄,舉家遷往溫哥華。

然而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并沒有到來。黃先生沒有想到,在國外找工作竟然這么難。盡管自己專業水平很過硬,但由于英語遠未達到流利的水平,連跟人交流都存在障礙,不但找不到專業工作,就連應聘非技術類工作也四處碰壁。雖然靠帶來的積蓄也能夠支撐幾年的生活,但那種不被社會認可的感覺令他非常沮喪,成天泡在酒館里買醉,夫妻經常吵嘴,關系也陷入僵局。這種頹廢的狀態大約持續了整整1年。后來,還是一位早先到溫哥華定居的老同學介紹了一份助理的工作給他,生活才逐漸走上正軌。他告訴記者,他自己算是非常幸運的,還能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而周圍的很多其他移民,以前在國內都是管理層職位,過去之后也不得不放棄原來的專業,有的干起出租車司機,有的在工廠當了工人。

不少人想當然地認為,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是高福利社會,只要拿到綠卡,即使找不到工作,天天躺著睡覺,政府也會拿失業金養我。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加拿大的確有失業金,而且金額不少,大約相當于你工作時收入的70%,但并不是每個找不到工作的人都能領取的。你必須首先有份正式工作,而且連續工作6個月以上,還得是被企業正式解聘的,努力找工作又找不到,才有可能申請。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入一個籃子理性移民減少“負反應”

對很多有心在國外定居的人來講,移民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他們向往國外清潔的環境,完善的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體系。但同時,想到必須放棄自己在國內十年、八年積攢下的東西,一切重新開始,又對能否融入當地主流社會非常擔心。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大家:不要把寶都押在一條路上。獲得簽證后,也不要立即放棄國內的一切,有可能的話,先利用長假進行一次短期登陸,熟悉當地環境,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出理性抉擇。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移民獲得身份后,大多數人真的立即變賣國內的一切,然后就全家都搬走了;到那邊即使過得不好,也認為沒臉回來,只能繼續混在當地。但是現在不是這樣了。隨著國人收入的增加,移民本身的投資并不大,5萬元對很多家庭來說不痛不癢,也就是全家到國外旅行一次的費用。因此建議大家不要把寶都押在上面,可以先安排全家去度假一次,詳細了解當地情況,因為聽說與看見的常常是不同的。還要特別留心自己領域在當地找工作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在國內做好相關準備,然后有的放矢地開始新生活。如果國內的工作很好,也不必忙著辭職,可以夫妻雙方有一個先放棄工作,帶孩子去那邊讀書,另一個留在國內工作。總之,盡量選擇一種比較平衡的方式,以減少對新生活的不適和心理落差。

文章:“技術移民值還是不值”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