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在日本讀法律碩士的日子

發布時間:2010-5-18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2003年的盛夏,當時我在日本已兩年,過了語言關。我開始慎重考慮報考碩士研究生。第一志愿,當然是早稻田大學,但落第的可能性極大。比早稻田低一檔的,有日語發音開頭字母連起來是“三月”(即MARCH)的五所東京私立大學——明治、青山學院、立教、中央和法政大學。
 
 
 
我發現明治大學的入學考試日期最早,在其10月份發榜之后,如未被錄取,還可以報考11月的法政大學的入學考試。于是,第二志愿我選擇了明治大學。

  對于外國留學生, 明治大學的入學考試只要求考一門專業課。我9月底參加考試后,10月10日便收到了合格證。

  明治大學與法科課程

  明治大學創建于1881年,是位于東京都中心千代田區名為“御茶之水”之處的都市型大學。該大學的校園主要由兩幢高層建筑構成。一幢是為紀念建校120周年而于2001年建成的23層的“自由大廈”。朝西的教室,在陽光普照的日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富士山。另一幢則是11層的“共同學術大廈”。

  日本的碩士生被要求履修32個學分,每門課程上一個學期可以拿2個學分,外加畢業論文。如果平均分配,每個學期只上4門課就夠了。為保險起見,我上了18門課,共拿到了36個學分。具體是導師的民法財產法演習2年,4個學期共8個學分,其他是民法財產法研究、民法家族法研究、民法家族法演習、商法研究、犯罪心理學研究、法哲學研究和中國法研究。

  順便提一句,從2004年開始,日本的司法考試實行新的制度,要求考生先考入指定的大學所設立的專門研究生院,日本稱之為“法科大學院”進行學習,在法科研究生課程畢業后方可參加司法考試。因此,法科研究生院的民法基礎課給我提供了學習機會。

  寬松的教育體制

  我選擇了中國法研究,是圖偷懶,覺得中國人上中國法課好拿學分。記得上第一堂課的時候,該課程教授木間正道先生對自己的兩名中國新弟子動了脾氣,說他實在搞不明白中國人為何要跑到日本來學中國法,既然想學習就要學真正的學問!先生的神情激動,令我很慚愧。

  導師的演習課上,除了每人每學期兩次對自己的論文作出報告之外,更多的是一起翻譯英文法學原著。導師選擇了一本比較歐洲各國民法的書,共有600多頁。每人擔任10頁的翻譯量,輪流在課上講解后供大家討論。一個學年大約能完成100頁,全部完成要6年時間。

  在研究生院,碩士生和博士生上同樣的課,作業也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碩士生的畢業論文要求5萬字,而博士生的畢業論文字數則至少是其5倍以上。記得在念碩士時看到集結出版的載有博士生論文的法學雜志時,總是很羨慕。

  根據規定,最多可以讀4年的碩士課程。但是,碩士教育是日本教育體系中最寬松的一環,除了生病等客觀原因,幾乎沒有人會讀到3年,更別說4年了。有人說:“沒人在2年里拿不到法學碩士文憑的,也沒人在3年里拿到法學博士文憑”。

  如果準備碩士畢業后馬上工作的話,第一學年可以修滿全部學分,第二學年找工作,找到工作花上三個月的時間寫上5萬字就可以畢業了。一個學期學十幾門課程不算難事。除非遇上像木間教授那樣比較頂真的老師,一般的學生都可以輕松拿到“良”。所以申請獎學金的時候,有“可”的一般就不予考慮。

 

[1] [2] 下一頁

文章:“在日本讀法律碩士的日子”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