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備階段
1. 繳納簽證費 在中信銀行繳830元簽證費后,領取簽證表。各網點發放156、157表的規定不一樣,有直接發兩份表的,有叫你上網下載的。
2. 材料分類 第一類 基本材料 第二類 預備材料 第三類 邀請人材料基本材料:身份證 簽證發票 護照 156、157表
預備材料:
A 工作證(退休證)戶口簿 全家福照片
B 房產證 存款單 反應經濟狀況的相關憑證
C 醫療保險單 社保醫療卡
邀請人材料:身份證明表 經濟來源表 銀行儲蓄證明單
(我2001到美國,化學PhD,04年夏天回國一個月,預計06年畢業)
3. 填表和照相 156、157表的填寫方法,是網上填寫在線打印和手工填寫同時并用。在線打印的條形碼在簽證順序上眼下還未體現優先的待遇。156表需貼的照片必須按規定尺寸辦理,(辦護照時的照片可用于貼簽證是公安局的謊言)。表內父母姓名一欄必須填,若過世的,可括注已故。
二、具體操作階段
1. 預備程序 在預約的時間(提前15分鐘)到警衛崗前排隊,我們太放松,只提前了5分鐘。衛兵拿著你的身份證驗明正身后,到大門旁的窗口遞交簽證發票、護照和156、157表;進大門寄放提包、手機等與簽證無關的物品,帶上材料依次進入簽證大廳;到大廳內先排隊遞交邀請人的材料(使館工作人員在兒子寄回的材料中挑選出反映經濟狀況材料,邀請信、公證書等都沒要),領取簽證順序號簽,然后按警衛的示意在大廳內長凳上坐著等候。
2. 簽證程序 大廳內開著兩個窗口,均由約30多歲一男一女的洋人簽證官主持工作,我們一直在默念能遇上帥哥簽,過的把握更大。正想著,美女先叫我的名字,再叫爸的名字,我們一同站到窗口前,正要作深呼吸調整狀態,美女的手機響了(禮貌狀態),當她接完電話時,我們的狀態也調整得很自如了。在互致“您好”的問候后,簽證官讓我們分別掃描指紋。然后,我們作好一個主答,一個遞送材料的準備(預先設計好的)第一組提問:你們去美國做什么?家里有幾個孩子?在美國的是老幾?他是什么時候怎么去美國的?他回來過嗎?現在還在讀書嗎?畢業后有什么打算?我們在回答這些提問時,想使勁往窗口內塞粘貼好的幾組全家福照片給簽證官看,試圖證明我們的陳述。她回應的是:我叫你們拿什么材料就拿什么材料,沒叫時就別拿。(我們的回答是:去美國探親、旅游。家里有三個孩子,在美國的是最小的兒子。你爸后來說幸好簽證官沒問你這么年輕會有三個孩子?后面兩個問題是照實說的。當說到畢業后的打算時,正好是我們前一天作了演練的問題,幾乎是我們兩人同時回答――畢業后回國發展)。
第二組提問:你們的退休工資是多少?你們在退休前工資是多少?請把房產證給我看看。你們有兩套房子嗎?
(我們的回答是:我每月工資1500多元,爸是每月工資1700多元。退休前我是3000多元,你爸2000多元。房子只有一套,有一個證是土地證)。
第三組提問:你們以前去過其他國家嗎?我回答說去過泰國,接著幫爸說他去過的地方,立即被簽證官阻止,“我是問他,沒有讓你幫他說。請他自己說”,你爸馬上回答說到法國做訪問學者,去泰國旅游兩次、俄羅斯訪問一次。
第四組提問:你們準備去美國多長時間?你們第一次去美國,希望你們遵守時間,按時離開美國。請你們在今天下午4點鐘以后來領取簽證。再見!
(我們的回答是:準備去美國玩3個月。這可能是得到4個月簽證的依據吧。)
從當天簽證的情況來看,過和拒的比例大約是7比3。
簽證的原則很清楚,一看是否有移民傾向,二看是否有經濟實力。對個別人而言,就看是否對他們構成威脅。有了充分的準備之后,在操作時注意儀態大方,禮節到位。最好用普通話對話,可以增進交流,增添好感,快速結束“戰斗”。我們的簽證全過程用了3至4分鐘。有的是用方言,如說“幺女”在美國)語言障礙造成多次詢問;有的是材料歸類不當,反復尋找耽誤時間,影響情緒。
當然,我們的準備比較充分,是得力于前行者們的經驗和教訓。所以,把我們的一分感受讓需要信息的朋友分享,但愿能助大家一臂之力吧!總之,第一次和美國佬打交道,從簽證官的態度和言談舉止中,感覺他們是訓練有素的、代表國家的官員。而這種不溫不火的語氣,讓人覺得是被理麻清楚后才勉強讓你進他們家的“門”。
來源:未名空間(www.mit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