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一般都要求申請人的GPA最低為3.0,競爭比較強的學院會有要求GPA達到3.5以上。那么,如果學生的GPA不到3.0還可以申請研究生嗎?低GPA的學生在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時候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科學合理地選校、選專業
如果學生成績較低,那么在選擇申請目標院校的時候就不能只盯著排名高的院校。一些排名很高的院校,或者是競爭激烈的學院,比如商學院,工程學院,錄取學的GPA都非常高,大部分都集中在3.5-4.0之間。如果以這些學校為目標,被錄取的幾率是非常低的。
針對GPA低的學生群體,建議大家選擇一些入學門檻稍低的公立大學。如果學生還是非常看重學校的排名,想要申請排名更好的學校,建議大家嘗試一些稍微冷門的專業。科學合理地選校、選專業意味著要根據學生的綜合背景選擇沖刺學校、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沖刺學校也不能過于脫離實際,應該選擇學生在其他方面提升的情況下,有一定希望被錄取的學校。
2、真實坦誠地解釋成績問題
學生肯定是要提交成績單的,招生官也一定會看到學生的GPA,但是該怎么解釋GPA低的原因呢?建議學生本著坦誠的態度,根據成績單的具體情況來給自己做出一點的解釋。舉例來說,學生本科可能學了不同的課程,一定有一些課程成績好,一些成績差。一般學生申請研究生的專業往往與自己成績差的課程不相關。這樣,學生可以解釋自己因為選課不合理,課程難度大導致了偏科。同時強調,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相關課程的成績還是比較好的。
還有的學生成績是每一個年級不一樣,比如大一的時候成績很好,大二開始下降,或者是前兩年很好,大三大四的時候開始下降。類似的情況學生可以解釋,比如,大一是否適應學校生活,課程難度是否變化,是否遇到了醫療問題,或者是自己參與了其他的工作實習導致疏忽課業等等。總體上,大家要根據自己成績的真實情況作出一兩句解釋,并不需要大篇幅的解釋自己的成績問題。
3、通過其他申請材料“揚長補短”
美國研究生申請不僅僅參照學生本科的成績,還要考察很多其他方面,這就給了學生機會通過其他申請材料“揚長補短”。
標準化成績
對于學習能力強,只是有其他因素導致GPA低的學生,可以通過GRE/GMAT考試成績來彌補GPA的不足。國際學生參加語言考試,也可以作為一個彌補GPA低的方法。
個人簡歷
通過個人簡歷,可以展示學生參與過的校園社團,志愿者活動、工作實習、社會實踐等經歷。這里提醒大家一點,準備簡歷的時候不要只是把相關的經歷羅列出來,也要注重通過這些經歷突出個人的品質或者能力。大家可以突出的包括領導力、組織力、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這些對于申請商科、文科等專業都是有好處的。如果學生有過科研經歷,交換生經歷,論文發表等,就更有優勢了。
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是學生展示自己的最佳機會,建議是要緊密聯系申請目標院校和目標專業的要求。雖然學生本科GPA低,但并不代表學生沒有為研究生的學習做好準備。根據不同專業項目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個人陳述展示自己具備相應的能力或者品質。比如,有的項目注重實踐能力,學生可以突出自己的實習或工作經驗,有的專業注重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如傳媒類的項目,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展示自己的社交溝通能力。還有的項目可能看重學生的科研能力,學生可以展示自己對專業領域的看法,自己的閱讀習慣,研究和學習習慣等等。
總體上,就是要告訴招生官自己具備了某一個專業研究生項目要求的基本素質。國際學生還可以提到的一個點就是文化多樣性。作為一個留學生,學生獨特的文化也是能為學院社區做出貢獻的。
推薦信
推薦信方面,首選的是大學老師,如果有實習或工作經驗,可以請工作時的領導寫一封推薦信。建議學生與大學教授溝通,推薦信方面突出一些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等成績無法展示出來的方面。同樣,GPA低已經是既定事實,學生是否對某一個專業有強烈的興趣,是否有動力提高成績,是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積極參與學術生活都可以成為推薦信的主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