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本科階段甚至高中階段就把孩子送出國門,讓他們更早的去接觸和了解世界,這其中美國由于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眾多的世界名校,吸引了大量學生前往就讀。隨著申請人數不斷增加,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那么赴美國留學就讀本科通常有那幾種途徑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主要途徑。
途徑一:不參加高考,直接申請美國本科
適合人群:成績優異、留學規劃準備較早的國內高中生
這是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本科最主要也是最常規的方式,學生需要參加美國大學要求的各種語言和標準化考試,主要包括SAT或ACT、TOEFL或IELTS以及SAT2等。所有的美國大學均接受此種申請方式。學校在考察申請人時會參考學術和非學術標準,學術要求包括標化考試的成績、初三到高三的平時成績、GPA和排名、AP成績、學術競賽等;非學術標準則包括課外活動、科研、領導力、社區服務、文體特長,申請人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很多學校還會通過推薦信和面試來考察學生。
美國大學本科申請通常要提前一年進行,因此高二時學生就必須參加標準化考試,還要準備好各種文書資料,包括Essay、推薦信等,同時保持優秀的校內成績。對于立志沖擊美國頂尖名校的學生,準備的時間更得提前,你甚至在初中的時候就得開始規劃各項有特色和意義的課外活動,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途徑二:雙錄取或有條件錄取的方式進入美國大學
適合人群:高中成績優秀,但語言成績未達標或來不及準備語言考試的高三學生
部分美國大學針對無語言成績或語言成績沒有達到學校最低要求的學生,提供免TOEFL或IELTS的有條件錄取,學校會發出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該校語言中心的錄取書,另一份是該校本科有條件錄取書,因此又稱“雙錄取”。這里的“有條件”指的就是學生入學后,須先進入語言中心學習,語言通過后,無需另外申請可直接入讀本科。
接受有條件錄取的美國大學有很多,不少綜合排名前一百的大學都提供有條件錄取的方式。對于決定出國時間較晚,或是英語語言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考慮這種方式去美國讀本科,但提醒大家,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語言中心和大學,避免入讀野雞大學或資質有問題的學校,學完語言后無法繼續本科學業。
途徑三:先入讀兩年制的社區大學再轉入四年制本科大學
適合人群:工薪家庭、無語言和標準化考試成績的學生
美國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是美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兩年制的初級高等教育。社區大學是一個開放的教育系統,它不但盡量地接納有意愿學習的學生,也為他們畢業后繼續學習提供方便。先上社區大學,之后轉入公立大學,可以節省很多學習費用。
目前,美國約有 2300多所社區大學。這些學校的學費相對四年制大學要低很多。與中國的專科制度不同,社區大學主要的課程與美國四年制大學的前兩年課程基本相同,而有很多社區大學的畢業生能夠直接申請到美國名校的三年級入學,學分可以轉到相應的大學。所以美國會有很多本土學生會放棄直接進入四年制大學而先進入社區大學就讀兩年時間。另一部分畢業生以他們學以致用的知識和技能直接進入工作崗位。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選擇這種方式的時候,要注意社區大學的辦學規模、教學質量以及這些社區大學是否和相關的四年制大學簽有轉學協議。
途徑四:國內本科轉學
適合人群:國內本科或大專在讀學生,以大一大二為主
轉學教育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點,幾乎所有的美國大學都接受轉學生申請。國內在讀大學生可以通過轉學的方式進入美國大學,同時學分也可以相應轉入,學生只需修完轉入大學規定的其他學分即可畢業,畢業時能夠獲得轉入大學的學位。
需要注意的是,與新生申請相比,轉學申請有一定的難度,接受的學生數量也較少。同時,在申請轉學時還要考慮所申請的專業和目前在國內大學所學的專業是否匹配,如果相差較大,則要盡可能多的滿足想轉去大學的先修課程喲,以便盡可能多的把學分轉去美國大學。
途徑五:先去美國上高中,再從美高申請美國大學本科
適合人群:家庭經濟實力雄厚,計劃送孩子讀美國高中的家庭
通過選擇這種方式, 需要父母對孩子的留學及早規劃,同時,從小就要重視對孩子語言能力、自理能力、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高中是四年(9至12年級),對應的是國內的初三到高三。入讀美國高中的最佳時間是國內初二結束,直接入讀美高9年級。去美高讀書的好處是申請本科時課程結構和老師的推薦信會比較有競爭力,但前提是在美國的GPA要好。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