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數據,我國2017年出國留學總人數突破60萬大關,相比上一年增長11.74%。而根據今年白皮書的調研結果,留學意向人群整體變化趨穩,但諸多細節也體現出他們更加理性的變化。
1.更多本科生傾向繼續深造,或為緩解就業壓力
在2018年的調研中,留學意向人群仍然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約占比60%,各階段留學意向人群趨勢平穩。但與往年相比,計劃出國就讀碩士的人群從2016年的57%增長到今年的68%,占比持續上升,留學意向人群有可能希望通過就讀更高學歷來緩沖就業壓力。
而對比留學意向人群和已留學人群的調研結果,現階段計劃讀到碩士及以上人群比例高于歷史實際碩士及以上人群,這有可能是由于競爭壓力導致更多留學意向人群傾向擁有更高學歷,以提升個人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一部分有留學意向的人群,因申請失敗或其它原因,最終放棄了留學。
2.美國仍居首位,各國差距縮短
就留學目的國來看,美國仍然是學生們最青睞的國家,近半數學生傾向選擇美國,但占比呈下降趨勢。英、澳、加緊隨其后,整體國家分布格局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傾向選擇德國、法國、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等歐洲亞洲國家及地區的比例有所提升。歐亞很多國家及地區具備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及較為低廉的留學成本,吸引了很多普通家庭或喜歡該地區文化的學生。
3.留學動機去功利也更實際
與2017年相比,留學意向人群更加重視內在自我提升的驅動,主要體現在期望通過留學來拓展國際視野、豐富人生經歷。與此同時,較為功利化的留學因素均呈下降趨勢,也從側面說明留學更趨于理性化。
此外,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考慮上,雖然興趣、合適等感性因素仍是主要關注點,但他們對于師資力量、升學就業、錄取率、課程難易程度的關注度在上升,這體現了留學意向人群在做出留學決定時更趨于理性和實際。
4.留學前籌備更前置,但仍有誤解
在留學籌備上,留學意向人群也更加主動,他們中的大部分認為需要提前1年以上開始進行留學準備;僅17%的人群認為可提前半年準備,且比例連年下降。
超過七成人群會選擇通過留學咨詢機構進行留學申請;六成人群會同時選擇語言考試培訓和留學咨詢機構,且其中近八成更傾向選擇一站式服務。一站式留學服務以其便捷省心,更加受到家長的青睞,且近年來需求趨勢較為穩定。
但相比留學申請,很多學生誤認為留學考試的準備周期略長一些,41%的學生認為要提前兩年及以上進行留學考試的準備,而留學申請的這一比例為31%。事實上,如果想進行申請前的綜合背景提升,很可能需要比考試籌備更長的時間。
5.留學后目標更明確,歸國是首選
在針對畢業后打算的調研中發現,46%的留學意向人群明確表示沒有移民計劃,呈逐年上升趨勢;38%的人群表示尚不確定,呈逐年下降趨勢。此外,雖然更多的學生傾向先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再回國,但整體計劃最終歸國發展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一方面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內快速的經濟發展讓更多學生愿意歸國發展,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學生留學前更有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