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眾多,莘莘學子都想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求學深造,在申請旺季到來之時,大家一起看看留學美國申請最容易犯的幾個錯誤吧,看看你有沒有中槍。
1.沒有提前計劃
雖然學生在開始選擇學校,并著手準備實際的申請材料時,申請的過程才算正式開始。但是競爭力的培養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規劃并準備相關的標準化考試,選擇合適的課程,參與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并充分利用每個暑假,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背景,讓自己真正能夠脫穎,而非“和很多人都差不多”。
對出國留學感興趣的國際學生,從進入高中就應該開始思考有關大學的問題。
2.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準備標準化考試上
這個錯誤主要是植根于世界上某些地區對教育文化理解的不同。對許多人而言,他們所理解的選拔人才的方式,與全面的招生審核理念其實是背道而馳的。有人會問:“如果我比同屆同學的
SAT高30分的話,難道不更應該被錄取嗎?”也因為考試培訓行業的興盛,全世界的學生都習慣于熱情地專注在標準化考試上,但我們的前招生官們在近75%的國際學生案例中發現這股熱情太過頭了。
國際學生在提升自己競爭力的過程中,需要在申請材料的組織上投入大量時間,至少不能比準備標化考試的時間少。這不是說,國際學生應該花三年的時間來寫文書;而是他們需要積極建立與培養和潛在的推薦人之間的聯系;有策略性地深入發展自己真正有熱情的活動,以及一系列被全球各地的學生們常常忽略的申請問題。
國際學生需要明白,學校要求提交托福或雅思等英語讀寫能力考試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招生辦是怎樣結合其他數據(SAT寫作,批判性閱讀,英語課成績,申請文書的寫作質量)來評估他們能否在全英文的學習環境下游刃有余地學習。在達到某個明確的分數后,就沒有必要花大力氣去提高這個分數。
哈佛每年拒絕大量滿分的申請者,標準化考試成績相當于是你的敲門磚,但不能保證你一定被錄取。
3.課外活動流于形式,不重點關注
招生辦公室里關于是否錄取一個學生的辯論,往往是圍繞一個學生的課外活動參與情況展開的。如果有兩個候選人,SAT都是2200分,GPA成績也相同,什么能把他們區別開呢?
答案在于他們在過去幾年選擇做了什么,他們如何把握和利用這些機會,以及他們如何把做過的事情,以連貫并有說服力的方式,生動形象地描繪給招生官看的。
與100多名來自前30大學的前招生官一起共事,教會了我很多——如何幫助學生,將申請重點放在有策略地展現自身特質上,以及那些在不同學校里最能吸引決策者的活動上。盡管每所學校之間會有一些微妙的差別,但所有的學校都在尋找,那些能夠生動講述自己故事的學生。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投入,熱情的參與,真心實意的付出,以及取得切實的成就,學生很難寫出能打動招生官的個人申請故事。
4.通用申請的活動列表中夸大時間
我們看到非常多的學生填寫通用申請表格時,人為地夸大他們所投入的時間。有時甚至夸張到每周參與各項活動的時間加起來多達幾百個小時!這對招生官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信號,而且很不誠實。
5.找人寫推薦信臨時起意
許多招生官對國際學生的推薦信并不十分看重,特別是東亞學生申請材料中的推薦信。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推薦信的可信度有多少,或是因為寫作質量太低,或是推薦信并沒有對學生的能力或性格給出真知灼見。
與其在推薦信的問題上投機,國際學生應該學會與導師建立長期的關系,和他們一起參與實質性的工作,以及讓推薦人明白寫推薦信的過程。這些努力將在日后的申請中得到回報,招生官不注意到也難。
6.忽略校外有學分的項目成績單,或被認為隱藏成績
如果申請者在其他高中或大學上課并取得學分,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會要求你提交這些課程的成績單。如果申請者得到成績單的時間較晚,他們可能會錯過申請截止日期,或更糟糕的是,讓人以為他們企圖隱瞞相關信息。
7.基于U.S.News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上的學校排名上選校
各種雜志期刊發布的學校排名,對初步研究了解各所大學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常常看到學生決定申請的學校都是排名“前二十”的大學。這樣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通常會導致不理想的錄取結果,而且常常會有學生被錄取后才發現學校生活和他們原來想象的并不一樣,然后郁郁寡歡。
對每所大學做細致的調查研究,有助于學生量身定制自己的申請,并能讓他們以最好的狀態,在大學和今后人生中獲得成功。
8.準備財產證明
在招生中考慮學生財產情況的學校,往往需要國際申請者提供財務文件,來證明他們能夠支付就讀的學費。盡管很多學校現在允許,在沒有收到財務信息的情況下,對國際學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審閱;但懷疑學生是否有支付能力,在評估過程中仍是有害的。
學生應確保自己熟悉每所學校的政策,并嚴格遵循這些政策以避免出現任何問題。
波士頓大學對國際學生的要求
9.忘記SAT科目考試
盡管越來越多的學校正放棄對SAT科目考試的要求,大多數學校仍然要求學生提交至少2門考試。即使那些放棄要求的學校,仍然會將SAT科目考試的分數作為學生知識水平的進一步考量。
國際學生對SAT和托福/雅思的關注太多,以至于他們容易忽視SAT科目考試的準備,而且也不給自己留重考的余地。他們需要提前規劃好具體的考試日期,并留出一些回旋的余地。
對中國學生來說,ACT加上寫作考試(通常能代替SAT和SAT科目考試的組合)或許是最佳的選擇。
10.不留意電子郵件!
尤其在中國,我們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因為學生不習慣使用郵件進行溝通,而且也不定期查看郵件。不幸的是,許多學生沒有定時查收郵件,或與他們的升學指導討論來自學校的郵件的習慣,容易錯過重要的請求提示(比如面試報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