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高考成績出來以后,不少學生開始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同時,各種出國留學培訓和中介等也更加忙碌。而銀行的出國金融服務早已不是簡單的購匯和境外匯款業務,已涵蓋簽證準備、出行準備、出國生活等出國前后的幾個階段,“一站式”服務成為銀行目前的主流服務模式。
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學生,家庭條件相對不錯,銀行競爭出國金融業務,其實是爭奪高端客戶。出國金融業務可帶動客戶購匯、境外匯款、存款、貸款,開辦存款證明、貸款證明、外幣攜帶證、國際銀行卡等,綜合效益明顯。近年來銀行紛紛設立出國金融中心,創新這一市場的服務和產品。當然,無論走到哪里,金融服務都是不可或缺的,出國留學更是如此。正是由于市場的需求,各家銀行紛紛布局出國留學金融,“一站式”服務模式已經成為主流。
具體來看,如今銀行推出的金融服務已經覆蓋了留學的所有階段:從前期申請學校時候的“簽發外幣銀行匯票”“境外電匯”,到取得簽證前的“出國留學保函”“開具銀行存款證明”“開具留學貸款證明”等,再到簽證后的“個人購匯、外幣兌換”“簽發外匯攜帶證”“購買旅行支票”“境外電匯”等服務,到最后在國外學習和生活期間的消費、開支和旅游等金融服務以及回國后的結匯需求,一應俱全。
出國留學專屬卡功能強大
業內人士表示,對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學生家長來說,最關心的是子女在國外求學的生活問題。不少家長表示,子女獨自去海外求學,總會擔心其衣食住行,所以都希望盡可能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但又擔心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強,出國在外缺少管束,會養成過度消費的不良習慣。
一些推出出國金融服務的銀行也關注到出國留學“低齡化”的現象。例如,光大銀行“金融保姆”服務應運而生,并推出了包含主卡與副卡的“出國+卡”服務,主副卡共享活期主賬戶,讓家長對孩子的資金情況了如指掌。
針對留學家庭境內外用卡的雙重需求,中國銀行特推出出國金融主題卡——“長城留學借記卡+長城國際卓雋信用卡”。作為長城卓雋卡的指定還款賬戶,兩卡優勢互補。“長城留學卡”的一大優勢是在境外銀聯網絡ATM取現或商戶消費時,支持美元、英鎊、港元、新加坡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澳大利亞元、歐元等外幣,無須進行貨幣轉換,有效降低了境外交易匯率轉換成本。
此外,華夏銀行借記卡在全球跨行取款每天第一筆免費。“這張華夏卡每天第一筆跨行取款是不收手續費的,這些手續費省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在英國,幾乎所有的ATM都可以直接提取英鎊現鈔。”就讀于英國某大學的小王介紹說。在美國,九成以上的ATM都可使用華夏借記卡直接取出美元。相比信用卡取現的較高手續費,華夏借記卡外幣取款直接從人民幣賬戶扣款,無須支付1%~2%的貨幣轉換費,不僅節約了手續費,也避免了兌換損失。
少帶現金旅行支票更靠譜
如今,學生出國時要想把錢帶出去,有很多方式可以選擇:現金、匯票、旅行支票、國際信用卡。針對不少希望孩子身上多帶現金的想法,業內人士說,建議學生出國時選擇多種方式相結合。
因為隨身攜帶過多現金登機,容易被抽查罰沒。對于初出國的高中生而言,最好是現金、匯票、旅行支票、國際信用卡相結合。少量現金用于零花急用;匯票用于支付學費和校方住宿費;旅行支票可以用于應急;國際信用卡可以用于日常花銷,也方便家長監控。而對于本科以上的學生來說,由于不同國外學校根據一次性交納金額的數量會有優惠,具體金額不能確定,建議多帶旅行支票,出國后學生簽字即可使用。
特別提醒的是,假如旅行支票一旦丟失或者被盜,可立即致電所購買的旅行支票服務中心辦理掛失,只要購買時已在初簽處簽名并保留購買合約書(無初簽不能理賠),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在當地免費獲得補發的旅行支票,比現金更安全。
總之,出國留學不管是帶現金、旅行支票還是國際銀行卡3種方式都可以,關鍵是怎樣利用這3種方式。一般來說,50%~70%的資金,如學費、生活費建議使用電匯、匯票、旅行支票等形式攜帶出境;25%~40%的資金使用國際信用卡攜帶出境,用于日常消費支出。比如中國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系列的信用卡設主副卡,每月提供對賬單,還可以用外幣或人民幣還款;剩余5%~10%的資金則以現金形式攜帶,用于初到異國的電話費、打車費等。
線上自助服務成發展新方向
出國之前,要咨詢和辦理的事項往往比較瑣碎,如果每個流程都要去銀行辦理,費時又費力。尤其是第一次接觸留學金融的家庭,對流程并不了解,在辦理業務時就容易出現遺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