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文科專業應用性不是很強,所以名校的作用要大于專業的選擇,找個金字招牌以后才能有個好出路。為此我還專門做過調查,身邊畢業多年的人一般都會抱怨當初專業選擇的失誤,抱怨自己學校出身的倒不多,這讓我更堅信文科專業重要的觀點,也算是給專業與學校選擇如何權衡提供一個佐證。
從短期來看,專業的選擇可能會影響你未來幾年的職業發展方向;從長期來看,專業的選擇可能會決定你一生的生活質量,所以專業的選擇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經常有咨詢者把專業選擇的問題交給我,雖然對我表示了充分的信任,但我是極不贊同這種做法的。專業的選擇要結合別人提供的信息,充分考慮自己的背景、愛好、能力、特長,綜合考量后才能進行判斷。
專業的選擇首先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起碼有個大概的思路,不能過于脫離實際而形而上。曾經有個人找到我時信心滿滿,他早就做好了周密的計劃,和我交流時甚至想到了將來出國后會達到怎樣一個生活水平。其實那個專業在國外就業率超低,工作都是問題,就更別說豪車花園獨棟別墅了。從就業角度,每個學科基本都可以分為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申請的時候,有可能是熱門專業門庭若市,冷門專業門可羅雀。其實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職業周期,比如當年的MBA,國人的報名熱情對學校形成了倒逼機制,很多不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匆匆上馬。經過幾年的滌蕩,就業市場冷靜了許多,水落石出方知含金量。
專業選擇也要看自己的興趣追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而且每個行業也都能做出自己的事業。過于功利化地去選擇專業,即使能賺到錢,也不見得是幸福的,就像本章開頭講到的那個賣唱的小伙子。所以也不要忘記自己的內驅力和未來的幸福。國外尤其是美國教育很注重個性的塑造,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背后的驅動因素很多是出于興趣和熱愛,如果你對選擇的專業真沒什么興趣,你要做好更加痛苦的準備,周圍興致勃勃的求學者可能會讓提不起興趣的你感覺非常不舒服。人總是要有夢想的,如果后半生都在一個你不喜歡的領域里奔波,有了很好的物質收入也不見得是好事。
文科專業的選擇還要考慮自己背景的相關性,基于背景銜接性做出專業定位。以學生自己的實際課程設置及相關背景為參考,選擇最適合的申請專業,把握更大一些。比如東亞研究專業,關鍵是要有與對方匹配的研究興趣以及學術背景;再比如電影這個專業的申請,不同的學校要求完全不同,要準備的材料特別多,這時就需要認真對比,看看自己的條件有多高的契合度。談到學科相關性,我們常有一些認知上的誤區,比如經濟系,它其實在文理學院,而美國的金融也與國內的金融有很多不同。國內更偏重理論,美國的金融教育更加“短平快”,直接對接股市、理財、精算等操作性強的專業性領域,數學、統計等專業背景成為該領域“殺出一條血路”的利器,所以理科學生學習美國金融比較順手,文科學生恰恰缺少這樣的素質和能力。
最后是申請可行性分析。中國和美國教育體制不同,與美國本土學生相比,國內學校的背景在申請時被認同度相對要低一些,如果申請競爭激烈的專業,難免會落入下風。所以在專業選擇上,要考慮自身條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對中國學生而言,各專業二級分支在申請難度上有可能差異很大,大家應該通過深入的分析對比,做出準確可行的專業定位。申請過程中,學生自己也可以制作分析表,有些特定情況可以標注出來,分析哪些專業學院更容易找到血緣相近的或者退而求其次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