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開始,有心留學的同學是時候準備了。英美加澳年花費分分鐘幾十萬元,家中預算不夠你去留學?沒關系!考慮一下再往西走走看。
向西,是歐洲大陸。法國的奢侈品管理、德國的機械工程、瑞士的酒店管理、荷蘭的物流、瑞典的電子電氣工程、挪威的空間技術等都是優勢專業。學生在歐洲學習這些專業,或為將來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留學歐洲小語種國費用低
如今,留學英國本科和研究生,每年學費加生活費需25萬-30萬元人民幣,而留學美國,每年所需花費更高———本科需要30-40萬人民幣/年,研究生需要35萬-45萬人民幣/年。對于工薪家庭來講,想送孩子出去,單從經濟方面就很難承擔。而如果到歐洲國家留學,法國公立學校每年約需6萬元;德國公立學校每年約需7萬元;荷蘭本科每年約需13萬元,研究生16萬元;最貴的瑞士每年的花費也就是7萬-23萬元人民幣。此外,這些國家的高校也會提供高額獎學金,以法國為例,全法提供超過600種獎學金供學生申請,最高每年可以申請到1.5萬歐元。
五百強中五分之一是歐企
近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2012年度“世界五百強”榜單,其中法國、德國、荷蘭、瑞士、瑞典等歐洲小語種國家的上榜公司超過100家,占據該榜單約1/5份額,而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更以4844.89億美元的年度營業收入躍居榜首。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上榜公司營業利潤在2011年均有所增長,勢必繼續拉動當地經濟復蘇及增添大量職位空缺。
學生赴法國、荷蘭、瑞士、芬蘭、德國等歐洲國家留學,可受教于500強名企高管,獲得名企實習機會的概率很高。
專家提醒,若學生很看重這些實習機會,可在選擇歐洲留學的時候,結合校企合作這個因素來考慮,而且在留學期間,要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和相應準備才能爭取到實習機會。
由于名企的員工工作用語主要是英語,學生無須擔心小語種帶來的門檻限制。啟德教育集團廣州歐亞經理張梅建議,學生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就業力,除了在學習期間保持優秀的成績外,把握學校提供的推薦實習機會,多跟其他當地人交流,熟悉當地企業的交流模式,能更容易獲得企業招聘官的青睞。
名企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大部分優秀歐洲小語種國家的院校跟很多當地名企都有緊密合作,能夠為學生及時提供企業職位空缺、實習機會等信息,部分企業會在校內設立辦公室,直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相關的學習、實習、就業。
衛同學是法國魯昂商學院市場營銷碩士,曾在法國華為實習,現在在中國某大型公關公司工作。她介紹,在所修讀的魯昂商學院里,法國航空公司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就在校內設立了辦公室,學校與當地名企有合作關系,學校能第一時間獲取更多實習、就業空缺,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求職信息平臺。同時,由于企業已經把辦公室設立在校內,參與到學校教學計劃制定、課程設置,所以學校可培養出更多職業化、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畢業生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讀國際金融碩士的小范表示,她的貨幣經濟與金融機構課程,是由歐洲央行前任行長直接授課。她的論文導師曾經是世界銀行的經濟顧問,在如何撰寫關于匯率與股票價格聯動關系的論文,模型的建造、數據的選擇方面都給了很多有用的建議。而她的朋友,正在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修讀藥理分析專業碩士課程,則被安排去聯合利華總部做公眾演講,去當地工廠參觀生產線。
除了靠學校本身與企業的合作,學生如何利用留學優勢,迅速抓住就業機會?畢業于瑞典延雪萍大學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專業碩士課程的徐同學,現就職于全球500強企業沃爾沃公司,就任管理培訓生。他介紹說:“學校會定期發一些招聘信息到學生郵箱,不過學生也可以主動出擊,確定自己以后想從事什么行業,然后關注相關行業的公司情況,再通過公司網站投遞簡歷,有目標地去尋找合適的實習、就業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