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出國留學的持續升溫,很多人選擇找留學中介幫助辦理留學申請事宜。因為專業的服務不僅省心省力,還能夠大大增加申請到好學校或獎學金的幾率。但與此同時,相關投訴也呈現出驚人的增長態勢,因此,留學維權案發生的頻率也在增高。
投訴熱點一:
申請學校“被降級”
投訴案例:市民王女士在與某留學服務機構洽談的過程中,留學服務機構承諾最少為王女士申請到十所院校中的一所院校,便算是履行了合同。但是在合同簽訂之后,機構表示王女士的小孩語言成績無法達到校方要求,只能申請其他排名較為靠后的院校。這讓王女士及家人感到被騙簽了合同,卻又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記者日前從南京多家留學服務機構了解到,留學服務中的熱點投訴問題主要有:申請辦理過程中院校被迫更改、機構未履行合同中的承諾、為辦理退費設置重重門檻、服務過程中顧問嚴重不負責任等等。其中,合同簽訂之后家長“被迫”更改申請院校的情況,在投訴中屢見不鮮。
專家意見:(中國中國津橋留學南京分公司總經理 湯明)
湯明表示,這種后期“被迫”改學校的情況,往往發生在那些對申請院校知之甚少的人身上。這部分消費者往往覺得留學是個專業的技術活,只要找到了中介機構幫助辦理,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其實,這種盲目信任的做法很容易導致自己被一些不負責任的中介機構“忽悠”。
前期,一些機構會為了早點與客戶簽單,盲目保證可以為客戶申請到比較好的學校,但后期根本無法做到在迫使客戶降低申請學校的檔次,或出于利益的考慮把學生推薦到一些合作院校。
其實,防止被忽悠的辦法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要多做功課,對自己想申請的學校的情況多做了解。現在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如果你的英文不好,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官網上了解情況,比如語言成績需要多少分,對申請者有哪些基本要求,是否指定招生代理等。只要做到心中有數,就不會被留學機構牽著鼻子走了。
投訴熱點二:
申請“踏空”無奈退費
投訴案例:市民陳同學通過朋友的介紹找到了一家留學服務機構代為辦理申請業務。通過雙方協商,最后繳納了3萬多元的服務費用,機構許諾幫助陳同學申請到滿意的學校,否則退還中介費。但是半年過去了,中介機構不僅沒有履行合同上的承諾,也對退費一事只字不提。這不僅更改了陳同學原來的留學時間規劃,而且讓他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專家意見:(新東方前途出國南京總經理 趙越)
新東方趙越老師表示,一旦碰到這種嚴重不負責任的中介機構,對消費者造成的損失將是非常慘重的,最關鍵的是這會讓消費者錯過最佳的黃金申請時期。
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通常需要消費者首先要選擇一家信得過的留學服務機構。第一,這個機構必須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資格認證書”,這樣即使后期產生了糾紛,消費者也有地方投訴并使權益得到法律的保護;第二,在簽訂合同之前,消費者必須對退費的“附加條款”格外留意,并重點關注有關申請退費和簽證退費的條款,有任何疑問都要第一時間與留學顧問溝通。
■記者觀察
申請時要維權 出國后更要維權
近年來,由于留學市場的火爆,留學人數在不斷增加的同時,消費者投訴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記者近日從南京留學行業協會得來的數據可以看出,每年新增的投訴案例均有明顯增幅,有些年份甚至會達到前一年的150%。而由于學生和家長往往還通過消協、行業協會以及法律訴訟等多種渠道維權,因而對于整個留學行業而言,目前這個數據并不完全準確。
其實,選擇留學中介機構也跟買菜有相似之處。只要做到心中有數,并勤快點“貨比三家”,簽合同之前讀清條款,不要被顧問片面的華美之詞完全左右,就可以選到一家不錯的中介機構。基本上所有的準留學生,都不希望在辦理留學業務的過程中走到退費這一步,但一旦走到了這一步,就要義無反顧地拿起維權的大棒,不要被條條框框的退費門檻嚇倒,通過向相關主管部門投訴、協商、調解、申訴、仲裁、訴訟等手段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此外,留學生出國之后的維權問題也不可忽視。這就要求消費者不僅要關注留學的申請過程,也要了解出國后機構是否提供后續的幫助和服務。機構不止要把學生辦出去,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負責到底,尤其對剛到國外人生地不熟的學生,他們需要和當地、校方、房東等處理復雜的關系。一旦在國外發生學生利益受到侵害的事情,留學服務機構必須有義務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