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的石室中學劍橋國際高中課程實驗班(下稱劍橋班)被稱為“史上最牛班”,全班27人全部被英美等國的名校錄取。
石室中學劍橋班的同學告訴記者,他們從高二就沒了體育課,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就是一種針對外國名牌大學的應試教育。
教育專家質疑,“最牛班”不過是把高考應試教育改成了留學應試教育。
揭秘最牛班選拔
面試+筆試還要測智商
劍橋班的趙思家同時收到了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多所外國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也是劍橋班收到錄取通知書最多的學生。
“石室中學錄取我的時候,參考了一下我的中考成績,我中考時的成績還不錯。但他們還要求面試,同時也要進行筆試,做數學、英語題,還做了一些測IQ(智商)的題。”趙思家接受法晚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入選劍橋班,要經過一個考試和面試。面試時也很簡單,聊了些關于自己的狀態、意向,還有為什么要來這里等等這些問題。”被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專業錄取的尹聞博告訴記者。
不設體育課用英版教材
據記者了解,劍橋班的老師全部是外教,完全是按照國外大學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課程和普通高中也完全不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課程。還有一點最大的區別是,他們已經開始學習高數、商業和經濟課程。
趙思家告訴記者:“平時我們的學習是針對國外的一些名牌大學的要求來進行,從高二開始,就完全是外教。”
“我們的教材是從英國拿過來的全英文版,因為是按照他們的課程標準,所以我們用的也是他們的書。”尹聞博說。
“除了學好開設的課程外,還要和那邊學校的老師進行很好的溝通,因為在申請大學的同時要得到老師的認可,不然的話就算成績再好大學也不會要的。”另一位被國外某大學錄取的劍橋班學生告訴記者。
“我們沒有體育課,這點不太好。(不過)學校應試嘛,體育在考國外大學時不考,也就不開了。”趙思家說。
對此,國際部的倪主任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說:“高一時安排了體育課,高二因課程沒有特別安排體育課,但學生仍然有活動時間。另外,每年也安排學生參加小運動會。”
一天兩節課也得寫作業
據趙思家介紹,在學習過程中很少按部就班,對書的依賴性比較小,老師都是圍繞教學大綱來講,教學大綱也完全是按照國外學校的要求設計的。在他們的課桌上,只有一個筆記本。
“我們不像其他學校的學生那樣每天要學到晚上12點甚至凌晨1點,早上6點又要起床。我們會把筆記和老師說的話記下來,有時候一天只需要上兩節課,但效率比較高。”尹聞博說。
另一位劍橋班的學生告訴記者:“(劍橋班)跟普通的高中生沒有什么不同,該寫作業還是得寫作業,做練習題時還是要做練習題。”
之所以現在讓外界感覺很“神秘”,劍橋班的很多學生認為是“外界不太了解我們的教學方式,其實就是一種針對外國名牌大學的應試教育”。
高考太“危險”所以選留學
趙思家告訴記者,以前她從來沒有想過要留學,“那時我覺得以我平時的努力程度,會考一個不錯的國內大學,但兩三天的高考就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我覺得這樣比較危險,如果那兩天狀態不好,那豈不是很虧。”
“但相對來說國外的大學,決定性考試是分成20多次,今天考了兩個小時,過幾天又考一個小時,可能今天的狀態不好,但我下一次考試時狀態比較好的話又會將分拉上來,對總成績的影響會降低一些。”她說。
趙思家告訴記者,僅在高三一年中,就參加了21場考試,其中還有要求在實驗室進行操作的。而這些成績都會被記錄到總成績中,作為申請外國學校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