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隨著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德語、阿拉伯語等專場測試的順利完成,首都高校系統奧運會小語種專業志愿者測試第一階段工作已圓滿結束。從11月29日開始,首都高校系統陸續進行了43場測試,截至目前,所有測試數據的分類匯總工作已經結束。
2582名師生接受測試
經統計,共計來自首都各高校的2582名師生參加了測試,共涉及52個小語種。其中,有來自90個國家的留學生485人、中國籍小語種專業學生2093人、中國籍外語專業教師4人。其中,留學生測試涉及小語種46個,中國籍師生測試涉及小語種36個。
北京團市委有關人員介紹,在測試工作前,測試組科學設計了測試方案,將測試劃分為留學生、人才稀缺語種、人數較少語種、人數較多語種等四類,針對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測試方式。另外,測試工作中,測試組統一設計歡迎詞、答謝詞,與志愿者做到有效交流,將測試工作作為與奧運會志愿者申請人進行互動的良好平臺;做好流程控制,做到多個考場、標準統一、測試數據可靠。
擬錄用320名留學生
通過測試,中國籍志愿者中奧組委相關部門擬錄用的達1635人,占報名中國籍學生總數的78.1%;留學生志愿者中,擬錄用320名,達報名留學生總數的66%,同時部分解決了奧組委小語種人才資源稀缺的問題,共填補了12個語種的空白。
通過本階段測試,測試工作組對首都高校小語種志愿者的人員構成、語言水平、運用能力及分布狀況等進行了綜合的考核和評估,為下階段的小語種志愿者測試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并為小語種志愿者的招募選拔、崗位分配、工作培訓等提供了切實的依據,取得了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