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租房的生活里,我確實是遭遇了很尷尬的事情。因為英國街上的房屋外,貼滿了大大小小的招租廣告,上面寫著大寫字母的“TOLET”(出租)。乍看底下,我們都誤以為了“TOILET”(廁所)開得成行成市了。我就曾經因為內急而沖了進去,真是很尷尬啊。
英國的房地產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是相當蓬勃的。在同一個天空下,英國人跟中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安樂窩。但是,與亞洲家庭相比,西方人的傳統家庭觀念比較淡薄。大部分年輕人租買房子的原因并不是像我們所說的“安居”然后“樂業”,而是希望脫離家長,有自己的自由空間。
我剛到英國第一年,在一個英國寄宿家庭過圣誕節。接待的女主人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分別只有4歲和8歲的兩個可愛兒子。我清楚記得這一幕:媽媽抱著大兒子,親親額頭說:“等你到了16歲,我就會把你‘趕’出家門,你要自己獨立了,可以到外面自己住了。現在你8歲了,已經過了一半咯!”
當時我還蠻震驚的,想如果是在中國的母親,肯定恨不得把兒子、孫子還有曾孫子都拉撥在身邊。或許是由于上述原因,英國人換房頻率普遍比較高。上大學、換工作、結婚、生孩子、孩子換學區等,都會觸發英國市民換房子的欲望。和國內一樣,能一次付全款買房子的英國人極少。通常英國人都是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置業。英國各大銀行,甚至是郵局、超級市場連鎖店,總之所有能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都會推出五花八門的購房分期貸款服務。
所謂“內行看門道”,真正有心的買家就會貨比三家,認真選購適合自己跟伴侶的選擇。我們這些“看熱鬧”的外國人,光是看那些雪片般的宣傳圖冊,或者“嘩嘩嘩”地在電視上刷的創意廣告也是夠精彩的了。房屋中介的密集分布也同樣反映了樓市的熱絡。在許多大城市里,每走個三五步就會有一間頗具規模的中介公司。
和國內一樣,這些公司不僅提供買賣房子的服務,還有長短期房屋出租、房屋管理的服務。我們這些留學生,也會有與他們打交道的機會。在臨近開學的時間,大小中介門庭若市,好不熱鬧。
此外還有個只流傳在留學生之間的租房笑話。閑聊才發現,我們都有發生過這樣令人回味一笑的糗事:剛到英國,很多中國留學生都覺得為什么英國街上那么多公共廁所?特別是內急的同學們,總是抬頭猶見希望再見失望啊,并且窘困不已。哈哈,原來在英國街上的房屋外,貼滿了大大小小的招租廣告,上面寫著大寫字母的“TOLET”(出租)。乍看底下,我們都誤以為了“TOILET”(廁所)開得成行成市了。所以朋友你可小心了,別向我那樣發生那么尷尬的事情。(全球教育網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