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日子到了,許多留學生都帶上行囊出發了。在異國他鄉如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如何確保人身安全,如何融入當地社會,都成為要面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做準備。
家長的作用。出國前,家長必須事先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適應環境變化、獨立自理等諸多能力,以及樂觀自信、外向合群的性格。出國后,家長應注意其言語中透露的某些傾向,例如某段時間言辭中充滿負面詞匯、突然間變得很叛逆,這時家長應及時聯系學校或當地的中國同學會了解情況。
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中國留學生對國外某些令人費解的事情,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可輕易發表意見,尤其是負面意見。比如,在加拿大的教會學校里,伊斯蘭教人在下午5點會誦經,并對著一個方向朝拜,中國學生如果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發表歧視和侮辱的言論,會觸發校規,嚴重者會被勒令退學。
跳出中國人的圈子。如果出國后整天只泡在中國人自己的圈子里,將很難融入當地生活,反而變得“看什么都不順眼”,心態變得偏激。即使遇到了不公平待遇,此外,事關嘴巴的事情還有:隨地吐痰,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這些不好的習慣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帶來嚴重后果。
注意禮儀。留學生在日常待人接物方面,一定要學會有禮貌。從積極方面說,禮貌可能得到別人的友善幫助;從消極方面而言,它無疑能減少不必要的沖突。異邦留學最忌諱者,是帶著在國內養成的某些不良習氣,“翹起尾巴”趾高氣昂地待人接物。
知法守法。懂些法律法規及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政策。涉及留學生的法律通常有民法、刑法、交通法、鄰里法、婚姻法、消費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公共秩序法、打工法等,此外還有不少針對學生管理的學校規定(如學籍、考勤、考試、圖書借閱、資料復印、交費管理、住宿管理等)。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各種法律保護,應盡可能搞清自己的權益,也可向專為學生提供法律咨詢的律師討教,弄清自己不懂的問題。
遵守學校制度。了解學校的各種規定,不要觸犯。努力完成學業。
交友要慎重。交友應在認真考察的基礎上,慢慢接觸和培養感情。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輕易地對陌生人“和盤托出”。個人隱私要注意保護,不要把重要信息偷漏給別人。當然,也不要貿然詢問他人隱私。
買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在入學伊始就須辦妥。如遇家長來國外探視自己(按規定能在國外居住半年),最好為家長買一份臨時性醫療保險,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出門遠行盡量與同學朋友結伴而行。不游野泳,登山或林間野足最好穿硬底皮靴,并扎綁護腿,防止毒蛇毒蛛叮咬或刮傷。在住宿家庭住宿的同學,長時間外出(特別是在外留宿),事先要告訴寄宿家庭主人。
與家人常聯系。國際長途電話話費在國外極為低廉,要經常給家里打電話,隨時溝通情況,報報平安,使心中郁悶及時得到排解。
心理調節。外部世界的精彩和無奈只有自己去面對,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必要的時候找合適的方式釋放一下情緒,不要郁積消極情緒。記住,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有你想不到的辦法。在外要學會靠自己,學會堅強。
建立應急電話簿。常用電話號碼要整理完備,或存手機,或入電腦,或建立通訊錄,緊急電話號碼更不能離身。當地警察局電話和其它救急電話更要牢記。留學生在外,中國使領館教育處是“娘家”,要掌握他們的值班電話號碼。
隨身攜帶學生證和護照復印件。這是證明個人身份、事關人身安全的重要物品。學生證在國外用處多多,大部分消費購票都有學生價,例如商場購物、電影娛樂、餐廳吃飯、公共交通等。而護照就像是你在當地的身份證,所以,隨身帶著吧!
與國際學生辦公室保持經常來往和良好關系,有事及時求得幫助。在國外,每一所學校都幾乎設有International Services Office,就是我們俗稱的國際學生辦公室。完善的國際留學生服務會提供多語服務,由文化背景豐富的各語種老師解答來自不同國家學生的各種問題。 如果你在學校遇到問題,請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夠在當地,在老師的協助下解決,而不是第一時間想著打電話回來給遙遠的父母。記得遠水解不了近渴,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擔心。
出門在外,一切多加注意,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學會堅強和樂觀。世界很精彩,一個自強自立的你在異國他鄉一定能夠得到不一樣的成長。祝所有中國留學生海外生活快樂,學習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