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獎學金,簽證,即將踏上陌生與令人興奮的美利堅學習生活,這是多么令人愜意而風光的人生喜事。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很現實的,如何適應美國生活的問題。
美國的大學很多不在大城市中心,而在鄉村小鎮或者郊區,而且多數學校也不提供研究生宿舍,需要學生自己租房解決住宿。那么如果不提前準備一番,一下飛機肯定有掉海里懵掉的感覺。我們去美國插洋隊的中國留學人員一年一年傳幫帶來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老留學生沒有照顧新生的義務,但是沒有各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協助,初到美國機場的新留學生難免會一頭霧水。老留學生幫助新留學生,其主要動力在于當年自己剛到的時候,是更老的留學生在關鍵時刻拉過自己一把。然而新留學生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則,不要濫用別人的幫助,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受之泰然,那么很快就會在當地很小的中國人圈子內聲名狼藉,無人理睬。
首先,新留學生要懂得老留學生多數是靠自己微薄的獎學金生活的,因為在尋求對方去機場接時,要明確提出要付汽油費,過路費,停車費等等。有的美眉仗著自己是女孩,聽了某些傳言說自己會在美國受到公主般待遇,在老留學生交停車過路費時假裝沒看見,把頭擰一邊,在不再男多女少的留學生社會是行不通的。另外,如果是中國學生會組織,統一租車去機場接人的話,要主動交納租車的那部分分攤費用,不要埋怨不要質疑這個價錢,否則自己在美國打出租車的話,價格會非常驚人。有的新學生交了錢在網上埋怨15美元的分攤費用,實在令辛辛苦苦在百忙之中去接機的老留學生很受傷害。另外,在安頓下來后,新留學生應該主動請接過自己的老留學生吃飯,這是個最基本的禮貌。
其次,很多學生初來乍到美國,沒有事先找好自己的住處,就先湊和在老留學生家的客廳里或者空房間里。于是乎很多嬌生慣養的新留學生就開始當大爺少奶,吃完人家做的飯嘴一抹碗一推又去玩電腦上網,讓老留學生不禁長嘆一聲,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更有甚者,還有的寄宿他人的留學生呼朋喚友來打撲克玩電子游戲,讓實驗室忙碌完回來的老留學生一進門就看見地毯上一群紅男綠女在大呼小叫,弄不好還要管飯,不禁兩眼一黑,失去了知覺。
還有,在尋求進一步幫助的時候,如用車去買菜,搬家,要理解對方的情況,不能強求。筆者曾經有一師妹,自己平時不注意為人,聲名狼藉,但是她自己不覺得,在又用得到師兄幫她搬家時,到處瘋狂打電話找人,落了一沒人理睬。眼看最后搬家期限臨近,又給不接她電話的師兄狂發EMAIL,有一個老留學生打開信箱,居然一天內收到三十多封她的十萬火急郵件,不禁哭笑不得。
也許有新留學生說,我要熔入美國社會!我不要跟中國人混在一起。完全可以,但是,請不要忘了,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美國人認識你是哪根蔥?還是要靠鄉親們不圖回報得能給你伸出援助之手。美國人會帶著你去一家一家看房子嗎?美國人能手把手教你學開車,一家一家帶你挑二手車嗎?美國人能教你如何申請信用卡,如何申請駕駛執照嗎?如果你能,你就別跟這些老中國留學生來往。在美國最可笑的是,剛來的中國留學生見了中國人,還堅持講那不地道又有口音英語,老留學生不介意,說了一句中文,新留學生又來一句英語,這樣的人很快會被大家疏遠。
在美國留學,等于說是離開大學或者高中校園,初次離開父母進入社會。出門靠朋友,口碑靠經營。一代一代的新留學生,還是要靠當年受人幫助的老留學生來傳幫帶。接受過恩惠,記得要回報新留學生,這樣我們的洋插隊大軍才能生生不息。
來源: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