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每個人都會關注國家、學校以至于專業,這三個要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申請人的留學去向。而打工通常會被大家當作留學的附加要素來關注,常年處于“選修課”的位置。有些家長會說“我們省一點沒關系,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的去掙那么一點錢了”,難道打工的意義真的僅限于“掙一點錢”嗎?顯然不是。記者在留學中介中走訪時采訪到了幾位大連業界的專家級人物,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留學打工應該是一門必修課,而且意義重大”。
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留學澳洲的男生小郭離家以前從沒做過任何家務。2004年到達澳洲后他看到同學們紛紛開始打工就也加入了他們,第一份工作是刷盤子。語言過關后,小郭又陸續做過服務員、售貨等工作,最后還去學習了按摩。成為按摩師后,小郭的收入也突飛猛進,每小時的薪水是一般工作的兩倍。
小郭告訴記者,在打工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并且收獲了快樂。首先,在與人交流中,他的口語突飛猛進;其次,打工讓他與當地人頻繁交流,結交了當地朋友;另外,用小郭自己的話說,“花自己的錢是件特爽的事”;最后,在更換工作的過程中,小郭還初嘗了“跳槽”的滋味。奔騰出國的留學專家告訴我們,不僅是留學生,澳洲當地的孩子也會自己打工賺零花錢,有些學校還把打工與學生社會實踐密切掛鉤,可以說,打工是名副其實的必修課。
體驗未體驗過的生活方式
洪蕾是個懂事的孩子,自從父母拿出家里的積蓄圓了自己的留學夢,她就暗下決心要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學業,為此她選擇了打工政策較寬松的日本。三年間,她經常同時打兩份工,新聞店、便利店、餐廳、超市都是她忙碌的地方。
“這是我從沒體驗過的生活方式!焙槔僬f,“雖然家境一般,但是在家里父母也很寵我。現在要靠自己的努力生活,有時候也覺得累。但是已經過去三年啦,勝利就在前頭!”洪蕾的母親對記者說,女兒出去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成熟了,“以前怎么看都是小孩,現在待人接物都是個大姑娘了。留學的確鍛煉人,孩子自己掙錢才更知道掙錢的辛苦,才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來源: 半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