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現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教育心理學系博士生,她兼職作香檳分校英語分班測試主管負責人,負責該校第二外語分班測試的管理和教師培訓與監督。這位青島姑娘2002年從中國海洋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后,工作一年后,以TOFEL650多分,GRE2360分的優異成績考取全獎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攻讀語言測試方向的碩士,并且兼職參與托福新題型開發,英語考試設計、質量評估等環節。5年的留學歲月讓王欣積累許多心得,對英語學習也頗有見地。
首先,成功的留學要面對較強的抗壓能力。王欣說,美國的大學生活絕不像中國人印象中的輕松,本科生通常每學期有六七門科,研究生多為4門科,以每門課4個學分計算,每周需上課16小時。如此大的課時量,再加之準備分組討論、分析報告,每門功課學期結束時還有大報告,大報告通常得寫二三十頁,忙得不亦樂乎。每天睡四五小時,上午上課到2:00左右,下午4:00至6:00教課,每天看五六篇學術文章,凌晨一兩點入睡,這種魔鬼式的學習生活王欣持續了3年。
面對如此壓力,王欣的經驗是及時調整好心態,以玩的方式去學。她常常自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有時也會喝杯熱茶,聽聽音樂。僅此而已,由此可見,應對留學的重壓需要具備極強的自我調控能力。
其次,成功的留學必是目標明確。王欣認為,時下很多留學生認為出去就行,其實出國后國外的快節奏生活不可能給人慢慢適應的機會,應該事先將國外留學市場和自身特點搞清楚,確定好留學的目標。出國后,留學生不要互相遷就,應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王欣本科時專業是英語,赴美碩士選讀的是對外英語,即教授母語不是英語的人學英語。根據自己的學業興趣和社會的發展,她在就讀博士時將專業調整到教育心理。
再次,成功的留學應該嘗試打破常規。課堂討論時,亞洲學生往往因為擔心自己英語水平過低受人恥笑而不肯大膽發言,王欣的經驗告訴她,大膽發言是給自己一個與大家溝通的機會,其實美國人很愿意傾聽你的想法。在美國,大家表面都是彬彬有禮,但在學術上爭論會很尖銳,這與中國人以不引起矛盾為先的禮儀相悖。美國人鼓勵表達個人觀點,不需要在一個環境中有思想統一,在課堂上可以激烈討論,下課后很融洽。
王欣感到自己能夠迅速適應留學得益于父母從小沒有束縛她的個性。父母自幼就引導她,自己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任。她幼時學過鋼琴,后來改學吉他,只要不想學的理由充分她就被允許去做。
作為英語考試的研究者,王欣認為當年美國開發新托福題型,旨在讓考試更貼近現實中的語言場景,減少考生投機取巧的機會。她認為最有效的學英語的方法是邊聽、邊記,速記所聽文章的大綱。學英語應該從閱讀出發,因為那是真實的英語應用場景,其間可能有不認識的單詞,但那可加速對英語的理解。她建議閱讀時不停下來查單詞,讀完后再回來研究每個詞的用法,有條件的可以大聲朗讀,如此可以迅速建立一個語感。她個人認為,《新概念英語》是目前見過最好的教材,里面文章很經典。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