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剛在圖書館坐下,好友洋洋就打來電話,說他肚子痛,不能來圖書館看書了。雖說吃得不好鬧肚子是留學生經常發生的事情,但電話里傳來的帶著呻吟的聲音讓我很擔心,我決定立即趕到他家里看一看,留學生孤身在外最怕生病,而生病的時候最需要有人幫助。
我乘公交車很快就到達了洋洋家,推門進去,看到洋洋趴在床上,臉色蒼白。我問他感覺如何,他說就是肚子痛,沒有其他的癥狀。我給他燒了點熱水喝。大約半個小時之后,他的疼痛開始加劇,呻吟也越來越重。我意識到可能不是普通的鬧肚子,就立刻拿出手機準備撥打000(澳洲緊急事務處理電話,包括警察、火警和救護車服務),但洋洋說忍一忍就過去了,沒必要興師動眾地叫救護車。我理解他的心情,很多留學生都是如此,因為在澳洲人生地不熟,打心眼里總覺得自己比本地人低一頭,使用公共服務的時候總感到底氣不足,再加上在國內叫救護車通常價格不菲,因此,留學生對叫救護車多是顧慮重重。
由于洋洋的疼痛不斷加重,我還是果斷地撥打了緊急電話。澳洲的000與國內的緊急電話不同,它只是一個轉接臺,接線員在電話接通后會先詢問你需要“警察、火警還是救護車”,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后,還要告知自己所在的準確地理位置,然后接線員才會將電話轉至離你最近的相關部門。但不幸的是,由于布里斯班剛剛發生了一起集體中毒事件,大多數救護車都已經趕往了出事現場,最快的救護車至少也需要20分鐘才能趕到。無奈,我只能為洋洋多加了一床被子保持體溫,然后焦急地等待著救護車的到來。
半個小時過去了,救護車還是完全不見蹤影。焦急的我又一次撥通了急救電話,服務臺用衛星定位技術找到了派往我們這里的救護車后告訴我,它還有差不多15分鐘才能到達。洋洋提出他的房東正在樓下,可否請房東開車送我們到醫院,我去樓下把房東請上來,房東了解情況后告訴我們最好還是自己等待救護車,因為按照澳洲的慣例,如果自行開車去醫院,是不能立即享受急救服務的,必須要辦理一系列的復雜手續,還要排隊。如果是乘救護車到達醫院的,則可以立即接受急救。無可奈何,我們只好繼續耐心地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救護車終于趕到了,兩個身強力壯、動作敏捷的救護人員來到洋洋的床前,給他測量了血壓和體溫,又特別詢問了洋洋是否已經吃過止痛藥或其他藥劑。之后,我們一行人便上了救護車風馳電掣地向醫院奔去。在救護車上,救護人員又詢問了洋洋的姓名、醫療保險號碼等個人信息,并進行了登記。
到達醫院之后,醫生就把洋洋推進了診療室,并給他輸液,過了2個多小時,醫生告訴我洋洋已經沒事了,并開給我們一張藥單。澳洲大多數醫院并不賣藥,需要到專門的藥劑店購買。另外,醫生還告訴我們如果還有不適,不用再叫救護車了,直接去社區診所就可以了,她還給社區診所的醫生寫了一封說明信。
最后當我問及如何支付診療費用時,醫生讓我們去總服務臺詢問。總服務臺的接待人員告訴我們,洋洋的醫療費,包括救護車的費用都屬于學生醫療保險支付的范圍,他們會把賬單寄給保險公司,所以我們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忙活了一整天,我感到很疲憊,但看著洋洋又顯現出血色的面孔,我感到很欣慰。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