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歐華報》報道,日前,在靠近西班牙巴塞羅那的TARRAGONA市,幾個中國留學生到海邊的一家華人自助餐廳內就餐,結帳時,餐廳老板,一個地地道道黃皮膚,黑頭發,講著滿口浙江方言的華人,一臉厭惡地告訴他們“以后不要再來吃飯了,他的餐廳不歡迎中國人。”
聽了對方的話,幾個留學生目瞪口呆,腦海里立刻閃現出舊上海租界內“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不過那話是外國侵略者說的,而現在這相同的言辭可的的確確出自同胞之口。在吃驚之余,被拒的國人更感到憤怒和心酸,于是反問對方“你不歡迎中國人,那你是哪兒的人?”這下輪到這位討厭中國人的“國人”驚愕無語了,支吾半天,擠出了一句“我是南方人”。
幾天后,那幾個中國留學生的同學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也去那里吃了頓飯,在結帳后,同樣被告知,以后別去了,中國人在那里不受歡迎。
實際上在旅西華人中,“華人不得入內”并不鮮見,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經常出現的社會現象。
常見的“華人不得入內”現象
對于某些旅西華人來說,雖然自己身為中國人,但因種種原因,他們非常害怕和鄙視國人,于是在華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會經常出現“華人不得入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怪現象。
今年春天的時候,《歐華報》就接到過一位讀者的投訴電話,他和幾位朋友到西班牙北部的一個海邊城市旅游,中午吃飯的時候,到附近一家日本餐館就餐。剛進門,一個穿和服的小姐就上來用西語問他們是不是中國人,當得知“是”以后,那“日本小姐”立刻用西語回答,她的餐館不歡迎中國人,請到別處用餐。
幾個中國人以為對方真是日本人,想起當年日本侵華的歷史,新仇舊恨一起涌了上來,立刻反問,為什么不讓中國人吃,并高聲與之爭吵。爭吵聲引出了里面的老板,沖出來看到緊張狀況后,情急中居然用一種浙江方言轟趕幾位國人。看到對方是“假鬼子”以后,幾個人更加氣憤了,盡管用上了國罵,但這飯還是沒有吃成。氣憤之余,本來想叫警察告對方,可一想到,讓西班牙警察知道了中國人這樣的內幕,大家都丟人,也只好作罷了。
不僅僅是中國人的餐館會發生“華人不得入內”的現象,在國人從事的其它行業,如一些百元店、服裝店、鞋店等,同樣也會發生“拒國人于門外”的情況。想必很多華人在進到一些同胞的店里時,都會感到店主那如錐刺股般警惕的目光和冷若冰霜一樣的厭煩神態。這樣的接待方式與“吃閉門羹”相比,已經是賦予了很大的同胞情誼了。
去年5月,馬德里VALLECA地區的一個中國人鞋店里發生了一起華人“斗毆勒索案”,鞋店的華人老板報警說,自己受到了兩名中國人的毆打和勒索。后來調查的結果卻是兩個中國顧客到店里買鞋,試了幾雙后,沒太想買的意思,老板便趕對方走。話不投機,雙方由爭吵發展到廝打。雖然由于證據不足,兩個華人顧客沒受到什么法律制裁,但在自己同胞那里買鞋,差點蹲監獄的“教訓”,在心理上給他們的打擊肯定是歷久不衰的。
一位在老外語言學校學習的僑胞曾反映說,班上十幾個學生中就三四個中國人,這幾個中國人相互間很少說話接觸,而和周圍的老外同學卻都不拘言笑,言談甚歡。如此同胞冷漠相對,豈不是各自心靈上的“華人不得入內”?
剖析“華人不得入內”的背后
在旅西華人“華人不得入內”這一怪現象的背后,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種自卑心理。其實很多華人餐館、百元店、以及服裝店等的老板拒絕華人入內,是因為害怕對方會了解到自己的商業信息,在相互競爭中,跟風仿冒和殺價。但這種害怕的根源實際上也是不自信和缺乏底氣的表現。
許多華人來到西班牙以后,在其內心里就自覺或不自覺的自卑感,如果將這種自卑投放到同胞身上,就會出現另一種厭惡和歧視,這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華人不得入內”。有些來西多年或是已加入西班牙國籍的僑胞在碰到新來的同胞時,都會隨口說出“你們中國人怎么怎么樣”;有時聊天中,也會以“本地人”自稱。這樣的“本地人”一方面對自己來西后發財致富式的轉化頗有成就感,遇到那些剛來的,或是與自己有著相同“苦難”出身的同胞,自然會“另眼相看”。
而另一方面,這些在西班牙出人頭地,實現自己國外夢想的華人,也害怕后來的中國人學會“本地化”的套路,損害其既得利益。由此看到同胞入內,定會避之不及。從這方面,我們也能看出這些人對自己經營手段和競爭能力的不自信。一個強大而自信的市場掌控者是不會害怕競爭對手并膽戰心驚地防而又防的。
從華人老板對同胞嚴防死守的態度上,我們也能從另一面看到惡性競爭手段的威力。這些刺探商業信息,快速仿冒,大規模殺價等惡性競爭手段也可謂是“苛政猛于虎”,讓華人同行們談“虎”色變,不惜采取“華人不得入內”這樣“寧可錯殺一千,也不使一人漏網”的低劣手段,來嚴防死守。在這方面不僅僅是國人,就是西班牙當地的老外業主也是膽戰心驚。
其實任何事都有正反兩方面。如果華人的仿制與跟進沒有侵犯有關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那么作為競爭者來說,其行為不但是合情合理的,而且還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擴大與進步。相應的,對方如果以“華人不得入內”來消極應對,無疑是螳臂當車。這時候,只有采取“你有,我新”;“你新,我變”等積極應對的策略,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
積極應對“華人不得入內”
在異國他鄉遭遇到國人的“華人不得入內”,這讓許多當事者都會感到吃驚和憤怒,因為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尊嚴問題,更多的是一個民族的認知,團結和自我評價問題。根據西班牙的法律,像“華人不得入內”這樣拒客于店門外的做法是違法的,任何一個被拒的顧客都有權利控告對方。
對于那些歧視,侮辱同胞,嚴重損害華人感情和團結的拒客者,我們希望受害人能夠通過法律來維護個人和民族的尊嚴。另外,那些因害怕不正當競爭,而采取“華人不得入內”等手段來自保的華人,應當通過申請專利,加強革新等手段來進行正當有效的自我防護。“華人不得入內”的做法只會使自己囿于現狀,并傷害同胞的感情。
來源:未名空間(www.mit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