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學習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這也將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關于美國留學你如果要讓我告訴你一句話,我會說:“來美國留學,你不會后悔!”
學 習 篇
我選修了倆學位
我是在國內上大二的時候才打算出國的。有了這個想法后,我找到啟德.山大學府教育幫我通過轉學分的形式轉到了美國的大學。從國內轉出去要多讀一年,時間比較充裕,所以我就想再讀一個專業。我學的是商科,就選擇了會計和金融兩個專業。
美國的大學體制崇尚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廣泛發展興趣、愛好,廣泛涉獵各領域的基礎課程,然后再決定讀哪個專業。大學在第一年錄取的時候會把學生分至不同的學院,有一定的學院偏重,學生可以在高中畢業時申請自己喜歡的學院。但是,如果在大一、大二上了這方面的課以后,感覺不喜歡,還可以選擇其他領域的專業。
學院中的很多課程是重疊的,選課又比較自由。所以,如果能夠合理安排時間,在本科階段拿兩個或以上專業學位是有可能的。
我所在的商學院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學的是一些基礎課程,到了大三才選定專業。自己必須充分利用學院里的輔導老師資源,并且多跟學長交流。他們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興趣、愛好,以及將來可能選擇的專業等,給出不同的選課建議。
食 宿 篇
一不小心成了大廚
因為是轉學生,我沒有被分配到宿舍(on-campushousing),只能自己在外面找房子。學校周圍有一些公寓是學校買下來的,相對比較遠,沒有家具,學生自己找室友,跟學校簽約。第二個學期因為很多學生出國作交換生,所以學校宿舍空出了一些房間,我就搬到學生公寓里住。暑假里向同學借了一輛車,以方便工作來回。這輛車沒有空調而且經常壞,被修過好幾次,但是只要1000多美元就可以買到。
平時在學校里吃午飯,在家里做早飯和晚飯。剛開始的時候,我的冰箱里備一瓶李錦記辣椒醬,無論做什么菜,都放這個,所以燒出來味道都一樣。不過,后來我在網上經常看看烹飪博客,經常去一個叫“plumcafe”的論壇,里面有很多留學生在交流做菜心得,然后就能翻新花樣。而且,目前我做的蘆筍雞卷和咖喱飯已經受到了同學媽媽的好評,一不小心成了小有名氣的大廚。
活 動 篇
兩個月蓋起一座游樂場
美國大學生有很多都是fraternity(兄弟會)和sorority(姐妹會)的成員,統稱greeklife。這種社團可能是跨校的,即他們在全美國的大學都有“兄弟”或“姐妹”。這是美國大學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有不同性質的兄弟姐妹會。有的是社交為主,經常會舉辦party之類;有的是以發展職業、興趣為主,比如商科、運動之類。他們在每年春天招新,每個人都能參加。美國學生的活動能力非常強,而且也不耽誤學習,這是我很佩服的一點。比如兄弟會、姐妹會可能在每年春天舉辦一個嘉年華活動。一些成員會在短短的1-2個月之間,在一個空的停車場上造起一個小型游樂場。除了游樂場,他們還會蓋看起來像城堡一樣的小木屋作為小型的演出場地,然后排演音樂劇,按場次收費,既鍛煉了自己,培養了興趣,發揮了特長,也有一定的利潤。
除此以外,大學里還有形形色色的社團,比如亞洲音樂協會,還有商學院的社團,如咨詢社團、會計社團等。我參加的是亞洲音樂協會。每個禮拜,社團成員都會給同學們搜集最新的亞洲流行音樂情報,更新音樂信息。另外,我們還會不定期地組織“卡拉ok之夜”、歌唱比賽。活動上所有的食物我們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