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在面包與理想之間選擇

發布時間:2004-1-7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留學的艱辛是眾所周知的,沒有親朋好友的支持,沒有熟悉的環境,一個人要面對生活和學業的雙重壓力。然而,學業結束后所面臨的挑戰可能更大,要想在國外謀得一份可以安身立命、自己又很熱愛的好工作極其不易。

在面包與理想之間選擇

澳大利亞人口少,社會福利高,沒有生存壓力。孩子們讀書上學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發展,不必為了將來好找工作而選擇不喜歡的科目。許多海外留學生則不然,他們往往要為生存而不得不放棄理想。澳大利亞吸收移民的目的是彌補一些行業人才的短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所以即使你是40來歲的人,已經讀到博士后,只要不是技術性強、實用的專業,就不易找到工作。

小李原在國內一名牌大學就讀地球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后曾在某科研所工作了一段時間。懷著保護地球,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理想,他來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博士。讀博士的第一年,他就被告知,這個專業在澳大利亞很難找到工作,要想順利拿到綠卡,就要早早準備改行。開始他還有些將信將疑,不久發現從國內來奮斗的學長們紛紛改弦更張。其中幾位已經在本專業取得不小的成果,發表了有國際影響的論文,最后也不得不改學計算機。小李舍不得放棄自己的專業,心想到時候早點動手找工作,應該不會太難。

第三學年剛開始,小李就四處看廣告、寄簡歷,忙碌起來。這樣尋覓了一年多的時間,博士學位已經拿到了,工作還沒著落。迫不得已,他也投入到學習計算機的熱潮中去了。幸運的是半年后,他得到了澳大利亞一所大學的地球物理系博士后的位置。但是博士后的工作只有一年,為了免于再次失業,他仍然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去學計算機,以便將來有更多的選擇。對于在澳大利亞奮斗的華人來說,這里的自然風光、生活條件的確是優越,但如果沒有工作,沒有錢,就無法享受到這些。這時候,養家口要比事業理想實在多了。

沒有汗水就沒有回報

在澳大利亞找工作,你必須準備內容豐富的簡歷和幾份推薦信。簡歷的內容不用長,但一定得貨真價實。從讀博士的第一天起,小郭就用自己的行動充實著簡歷。她幾乎每天第一個到達實驗室,最后一個離開。第一個學年還沒有結束,她就幫導師解決了一個實驗難題,并獲選到美國的學術大會上演講。她應邀到新加坡與名家交流。甚至在懷孕期間,她還一天十幾個小時呆在實驗室里,寫出了優秀論文,被國際知名的學術雜志刊載。除了繁重的讀書研究任務,為了增加工作經驗,她還擔當起了本科生的實驗課助教。這樣的簡歷自然受到用人單位的欣賞,老師為她寫的推薦信也是滿紙贊揚。

看完簡歷和推薦信,如果滿意,雇主就要通知面試。小郭應聘的單位都在外地,有的就通過電話測試她的能力;有的則安排面對面的考試,并負責飛機票、出租車費等,甚至還派專人去機場接送。每次面試她都用心準備,不敢懈怠。有一個研究機構的工作非常適合她的專業,但是要求具備一些計算機編程能力。寄出簡歷后,她就開始借材料、找朋友,“惡補”計算機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面試時她基本上應對了考官提出的各種問題。每次面試結束后,無論感覺如何,她都按照規矩認真地寫一封感謝信。因為寫這種信不僅是表達對考官的尊敬,有時也可能給用人單位留下深刻印象。

小郭是個幸運兒,還未畢業,她應聘的四份工作中,三家單位都要錄用她。但是在幸運的背后卻是她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奮斗,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物質滿足不是生活的全部

小王原在國內一家進出口公司做貿易,雖然工作不累,錢也不少,但在出國熱潮的影響下,他也通過中介來到悉尼一所大學讀信息技術(IT)專業。IT專業好找工作,學費自然也昂貴。為了支付生活費和學費,小王白天打工,晚上上課。對于電腦一無所知的他,一摞摞厚厚的教材如同天書一般。白天繁重的體力活使他晚上一坐在教室里就想打瞌睡,但小王頑強地奮斗著。教材、課本時刻帶在身邊,睡眠壓縮到最低限度,有空就趕作業,編程序。

這樣“煎熬”了一年多,終于拿到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證書,并憑此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申請到綠卡。但生活的穩定并沒有使小王懈怠,他仍然堅持上夜校,繼續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因為他覺得這個專業競爭非常激烈,如果總是在低層做基礎工作,很容易被淘汰。隨著計算機知識的不斷豐富,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小王更換了好幾個公司。短短兩三年的時間,他從一個基層的技術人員升為一家大公司的電腦工程師,年薪已超出一般澳大利亞人的收入,購買了大房子和新車。

物質生活雖然日益安穩、舒適,但他卻常常感到精神有種失落。小王性格活潑,當初在國內做貿易時,與各種人打交道,練就了伶牙俐齒。現在的工作只是每天面對冰冷冷的電腦,基本不用與外界交往。只有吃飯和休息時,才偶爾與洋同事交談幾句,談話內容都是泛泛的,新聞、天氣等。現在每天晚上看電視新聞已成為他必做的功課,以免第二天見到同事時無話可說。澳大利亞人很幽默,喜歡開玩笑,盡管小王的英語已相當不錯,但很多東西聽起來還是覺得費解。每當這種時候,他就特別想念在國內與好友促膝談心,為甲A而瘋狂,在卡拉OK高唱的日子。在澳大利亞,每次參加中國朋友的聚會,他都滔滔不絕說個不停,似乎要把憋在心里的話一吐為快。

最近,在朋友的慫恿下,他考取了一家美國電腦公司,年薪是澳大利亞公司的一倍。但猶豫再三,他還是放棄了。一是他拿的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的身份,每五年要在當地住滿兩年,否則就失去該身份;二是他對物質生活已經滿足,他所希望的是一份有前途同時又令他心情愉快的工作。如今,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深深地吸引著小王,他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在國內的發展機會,希望能回國實現他的夢想。

 

文章:“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在面包與理想之間選擇”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