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car文,真人性做爰视频免费观看,极品尤物的y荡人生,中文欧美一级强

澳洲本土“高考”親歷(2)

發布時間:2003-12-12 文字大小:  打印:打印此文

    高考志愿“志愿落空”是天方夜譚

  國內的高中生,考完高考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考后的填志愿,比高考更讓人傷腦筋———一不當心,就從重點大學“砰”地落到普通大學,半分就成千古恨。

  澳洲高考可沒這么殘酷。考前先在網上填一趟志愿,一等分數出來,馬上可以改。學校這時會通知你去領一本叫《××年大學向導》的書,上面印滿了所有大學所有系的“參考分”,如果這個專業今年特別熱門,分數可能會調高,但這種情況很少———大概是因為澳洲人對“好大學”、“好專業”不怎么起勁。最“熱門”的只有一個專業:醫科。只要能熬過7年,畢業出來就是收入頂尖的醫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年考進醫科的,最差的也要考96、7分,考100分的數不勝數。

  考前,我填的那個大學只需84分就能進,這邊媽媽在上海急得跳腳:“快改快改,不能浪費那5分!”于是我改了參考分是88分的悉尼大學商業系,頭一批就被錄取了。

  各大學的錄取情況和實際分數線都會慢慢登到網上,要是還不滿意,你可以在一個月內連改3次志愿,絕大部分人都能得償所愿。

  她在澳洲,我在后方Fran媽媽幾點忠告

  Fran把澳洲高考說得輕輕松松,她媽媽轉身卻向我們撇撇嘴:“小姑娘知道什么?報哪所學校,填什么志愿,還不是靠我在后方給她撐著?”

  對于要去澳洲讀高中并參加當地高考的上海學生,Fran的媽媽給出了幾點建議:

  1.選高中,不要因為中介說“你要哪所我就給你辦哪所”,就放手由他們搞去。悉尼市很大,和上海差不多,且規定學生必須就近入學,千萬要弄清他幫你聯系的監護家庭是不是和你們選定的高中在同一個區,不然就算到了那里,孩子也很難進入心儀的學校。

  2.高中分私立和公立,教育質量總體是私立學校比較好,收費也要高出近1倍,而且必須通過他們的入學考試;私立的教會學校和公立學校收費差不多,但你每年必須把一部分寶貴的時間花在宗教課上;澳洲教育部列出的排名靠前的公立學校是不錯的選擇。

  3.孩子在澳洲讀高中,家長可以在上海多參加一些澳洲教育展,摸清各所大學的大致情況,為孩子高考填志愿做準備。

  4.不要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澳洲的親戚朋友身上,因為他們和上海家長不一樣,對“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并不很在乎,很多情況,還得靠家長在上海多方打聽。

  澳洲生活二三事

  文/小山

  反敲乞丐

  悉尼街頭的乞丐通常都是非常理直氣壯的。他們常會在火車站、麥當勞門口,筆直英挺地往你面前一站,一聲“Excuseme”之后,便會要求數額不等的錢,有的還會禮貌地說出要錢的原委。在上海見慣了相貌委瑣、邋里邋遢的乞丐,乍一見身材頎長、禮貌周全的“澳乞”,一開始竟有點不知所措,只好乖乖掏錢。

  可3個月前,我的女友S卻“反敲”了一把乞丐。那天傍晚,S正坐在回家的火車上,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伸手便問她“借”5塊錢。誰知S長發一甩,瞪大銅鈴眼,扯高大嗓門,沖著對方大倒苦水,說自己身為留學生怎么窮怎么窮,交了學費就所剩無幾……然后,她竟氣勢洶洶地伸出手,“你能不能給我5塊?”那“澳乞”當場厥倒。他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被人“反敲”!

  開上帝的玩笑

  澳洲是多元文化國家,悉尼更是教徒滿天飛:基督教、天主教、佛教、莫斯林教、伊斯蘭教……每逢周末,ChinaTown附近總會有華裔天主教徒,喋喋不休地游說每個長著黃皮膚、黑眼睛的人。每次和好友外出閑逛,一看到穿著黑色長袍、笑容滿面的教士向我們走來,便頭痛不已———出于尊重,你得“乖乖”地站著,聽他聒噪。

  有一次,我們一群學生剛下輕軌,就被逮了個正著。對方不知從哪里掏出好幾本中文版《圣經》,執意要我們閱讀。尷尬當頭,只見我們中的Nic大搖大擺地走到“黑袍”身旁,裝作很無奈地說道:“哦,抱歉,我們看不懂中文的。”教士一臉迷惑,“那你們怎么會講中文?”N仍然一本正經地解釋:“我們出生在這里,父母是中國人,所以只會說不會看。”“黑袍”露出一臉的可惜,我們則奪路而逃。

  回頭見對方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不禁捧腹———真不知道誰更加不幸一些。(文/聞佳 小三) 摘自[申江服務導報]

文章:“澳洲本土“高考”親歷(2)”正文完
熱點文章
在線咨詢
 開始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