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想申請英國的時候,四處找不到關于英國申請的信息,所以我就按照能找到的申請美國和加拿大的信息來申請。現在雖然也拿到了十幾個OFFER,可是在申請的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因此,將自己的一點心得寫出來,希望能給后來者一點幫助。因為我申請的是PH.D,所以對研究的學位比較了解一點,而且我是學計算機的,對文科不是很了解,各位原諒。
首先要說的是英國拿獎學金的機會確實比較少,我直到現在也沒有拿到,所以沒有很多銀子的人呢就最好考慮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亞吧。英國的學費巨貴,一般是8000胖以上,但是英國的OFFER確實也比較好拿,(這里所說的OFFER跟美國的OFFER不一樣,英國的OFFER其實就是ADMISSION)。有銀子的大可申請大把的好學校。
先從最初的開始講吧,首先當然是要考試了,TOEFL,IELTS都可以,個人感覺TOEFL550,IELTS 6分就夠用了,當然多多益善。英國的學校一般對TOEFL的要求是550分,少數比較好的大學要求600或更高。但是,千萬不要被這個分數所嚇倒,英語成績在英國的申請中所占的分量很少,如果給出一個百分比的話,我想英語成績占10%吧,其余的是你的成績占35%,你的研究背景和方向什么的占到了35%,其余的東西占20%,包括材料的準備,以及研究方向和導師的一致與否,申請時間,運氣等等。當然對于文科來說就不一樣,MBA主要就是看重工作經驗了。我的TOEFL成績很低,所以申請的時候被一些學校的要求給嚇倒了,其實完全可以不要理會英語要求,只要教授決定要你,發一個CONDITIONAL OFFER就行了。
有了一個英語成績就可以開始申請,至于發EMAIL要材料之類的就不用說了吧,要材料也是多多益善,多了才有挑選的余地。英國的排行榜和專業排名可以在www.tigtag.com上查到。然后就是挑選學校,我的建議是,申請15所,7所排名前20的,8所排名前50的,50以后的學校就沒有必要申請了。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牛,從OXFORD開始向下申請也沒什么不可以的。排名有一個綜合和專業的問題,綜合和專業排名都高的話當然就不用說了,可是有些學校專業排名不錯,綜合卻不怎么樣,相對的情況也有。這個我覺得也沒有什么定論,如果你對名氣比較感興趣的話,當然去綜合排名高的了。個人建議是盡量挑選兩個排名比較一致的。其實如果申請15所的話,你可以有各種選擇,對于城市和地方的考慮也應該計算在內。一般來說,ENGLAND是首選,SCOTLAND和WALES的口音都比較奇特,不適合學習純真的英語。在挑選學校的時候,也要盡量申請好一點的學校,不要因為擔心自己不會被錄取而喪失信心。因為如果自己的實力比較強卻去不了比較好的學校是會很痛苦的。我第一批申請了8所學校就是好學校太少,結果錄取來的很快,讓我信心大增,后來申請了9個才都申請了比較好點的。
然后就是制作自己的材料,包括PS(personal statement)個人稱述,RC(recommendation letter)推薦信,TRANSCRIPT成績單,等等。材料的好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們評判你的標準就是你的材料。具體怎么寫可以參照新東方的書。盡可能把自己說成是最優秀的,符合他們入學標準的。然后是填寫申請表,照著表填就是了,盡量清楚一點。材料有各種辦法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最重要的是你在學術上的能力。就我的了解,英國的學校錄取是先由ADMISSION TUTOR看你的材料,看你是什么方向,然后再將材料轉到那個方向的教授或研究人員來審核,由他們作出錄取決定。系里一般有一個ADMISSION COMMITE,由他們作出錄取的最后決定。材料寄出后,你就可以等OFFER了。
其實申請說起來也就這么簡單,可是其中也有不少的麻煩事和竅門。自我感覺,套瓷對于英國的申請來說是比較有用的。有些學校的PROSPECTS上就鼓勵你套瓷。所謂的套瓷就是跟將來的導師聯系,對申請很有好處。在申請之前,你就可以發EMAIL給你這個領域的教授,把自己吹一頓,然后說明一下你對這個領域感興趣。如果他也對你感興趣的話,他會讓你寄材料過去,這時候你就可以在申請表上寫上這位的大名。申請材料會馬上到他們手上受理。在受理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不斷的給他發EMAIL,讓他對你印象深刻。還有,如果你已經寄出材料了,也可以找個教授套瓷,如果他對你感興趣,他也會找來你的材料的。我申請UMIST的時候,還沒寄材料呢,那位老兄就說,根據我的背景和研究的方向(跟他一樣),決定錄取我,等我材料剛到,FORMAL OFFER馬上就發出了。研究學位一般要求寫一篇Research Proposal,我想一般的本科生也寫不出什么有見解的PROPOSAL,沒關系,上網去多找幾個本方向的網站,綜合一下就是了。也不用寫太長,大致寫一個提綱就可以了。
獎學金是最讓人心痛的,英國的獎學金少得可憐,很多學校給海外生的就那么可憐巴巴的2000 POUNDS,叫人欲哭無淚。對于申請研究學位的人來說,英國政府有一個ORS(overseas research scholarship)ORS cover本國學生和海外生學費的差價,一般是6000多胖。但是,有很多學校為了鼓勵學生拿ORS,一般你如果拿到了ORS,學校給你生活費和學費剩下的部分,也就是等于全獎了。ORS只能通過一個學校申請,所以在申請之前,一定要問系里如果有ORS的話能不能給全獎,我就吃了這個虧,我在一個學校申請的ORS,但是他只能另外給我2000胖。而后來有三個學校告訴我只要拿到ORS就給全獎,真是后悔啊。還有一個學校,教授原來說給我一個"grant",相當于全獎,可是后來居然說只能給我免學費了,氣殺我也。另外一個教授給我一個ph.d studentship 9200胖每年,可是后來教授告訴我,他居然忘了要求,要我6月就去做研究。
除了ORS,有些學校或系里還有一些Research Scholarship, Research Studentship等等,這些一般都是由委員會決定的,而且是全校范圍的,這個是由你的ACADEMIC MERIT決定的,不過如果某一位系里的頭很欣賞你,推薦你的話,也會有點用。還有,經常到系里的網頁上去搜尋,經常會有一些Ph.D studentship,一般是某位先生得到了一筆資金,需要找一個人跟他一起干,這種得到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競爭的人少。
申請大致就這些東西了,等我拿到獎學金(現在有好幾個學校正在考慮,希望能有一個)和簽證的時候再說吧。希望對后來者能有一丁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