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認會計師(ACCA)對于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朱镕基總理曾說,我們要盡快造就一批自己的有國際水準的會計師。
會計被喻為經濟的語言。在入世的背景下,國際會計師資格考試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重視。對國家來說,培養國際水準的會計師、審計師,它的意義遠不是個人50萬元、上百萬元年薪所帶來的經濟命運的改變,而是關系到會計行業的前景和國家經濟安全。人才"進口替代"重要性顯現。
根據WTO規則,5年后國內的會計審計業全面對外開放。然而由于我們的會計審計行業與國際公認的差距,實際上WTO規則的"雙邊開放"成了"單邊開放",搶不到別人的飯碗,自己的飯碗倒先被搶走了。
現在,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會計審計這碗飯,已經被國際4大會計師事務所搶占。"銀廣夏"事件后,國內上市公司的補充會計審計,根據規定,也交給了國際4大會計師事務所--它們早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而我們的國家注冊會計師卻沒能謀得跨國集團境內公司業務,更別說國際業務!
以廈門為例,雖然國際4大會計師事務所還沒設分支,但不僅DELL、ABB等外資、合資公司的會計審計業務落不到廈門惟一一家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天健華天會計師事務所手中,將來有可能連國內的企業而不僅僅是上市企業的會計審計都會請它們幫忙--業內人士說,這是"花高價,請別人看自己的錢袋。"
因此,業內人士分析,會計業中每年將造成數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國家收入的流失。除此之外,由于會計語言透露的信息--籌資規模、投資方向、業務核心等等,實際上關涉到企業,特別是中國石油、中國聯通等海外上市企業核心競爭力,乃至國家經濟戰略的安全,因此,培養像ACCA會員,通曉國際會計規則的高端人才,實現會計人才的"進口替代",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