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學校
在面對一封封「Congratulations! You are accepted.」的錄取通知信時,如何選擇就讀的學校呢?
客觀因素:
●獎學金:學校是否提供獎學金、學費補助、助教或研究津貼等,有利可圖,通常是每個人首要考慮因素。
●學費、生活費:私立大學一般收費都比州立大學收費高,但是許多州立大學的學費也相當高;再者,如果學校位于大城市里,住宿及生活花費都會相對提高,經濟因素也要考慮。
●學校名聲:學校、系所的排名,是決定選校或選系的主要考慮依據。通常選擇有名的學校,對將來就業有較大的幫助。
●學校師資、設備:對許多特殊的系所,可能要求較特別的設備或專家。
●校風:學校風氣是極保守或開明?是否與附近環境息息相關?學術風氣如何?學校周圍環境是否安全?
主觀因素:
●親戚朋友:是最易影響決定的主觀因素,通常如果有朋友學長已在某校就讀,或是有親戚住在某校附近,該校就會成為理想中的學校。
●氣候:有些人無法忍受長期寒冷的氣候,有的人說不定喜歡滑雪,選擇之前,一定要先對各地氣候有所了解。
●師長親友建議:如果師長親友曾在某校留過學,對該校情況十分清楚,通常都會鼓勵子女到該校求學。
●個人喜好
在收到學校入學許可證(Admission)的同時,也會接到外籍學生中心寄來的 I-20 表。I-20 是美國學校發給外國學生用來申請簽證好進入美國的通行證;上面載明了持該表學生就讀的學校、系所、準予合法在美國居留的期限,及應提出財力證明的金額等 重要事項。
收到I-20后,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仔細地查對表上姓名、出生年月日及所申請學校科系等是否正確,如有不符,立刻要求學校補發一份,并將錯誤說明清楚,再予退回。
(2) 如果同時收到好幾個學校的I-20,考慮選擇后,應退回其他不去就讀學校的I-20,并附上一封信,表示謝意和遺憾,說不定將來還有可能再回到其中的學校攻讀學位 。
(3) 對于I-20上所列有關你個人的學位目標、應到校報到期限、預定畢業年限、學費、獎學金等重要資料要特別留意。
(4) 記得要影印一份I-20放在身邊,I-20正本在拿到學生簽證時會被放在一份密封的信封內,不得私自拆封,所以最好留一份影本。
在收到I-20的同時,校方也會寄來許多有關學校設備、宿舍申請、或社團介紹等各種資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宿舍申請一項,住校與否,有許多該考慮的因素,不過,最首要的,就是弄清楚宿舍種類、租金、是否男女同樓、伙食情形等重要資料,再按自己個性、經濟、酌情考量。一旦決定后,千萬要在申請截止日期前寄到,并附上應繳的申請費或保證金,如此,才能順利申請到合意的宿舍。當然,如果 有特殊請求,或自己健康所需,比方必須住在一樓,或不愿靠近宿舍大門等任何意見,都要在申請時說明清楚,可避免以后有問題要求更換宿舍時許多麻煩;申請表上所有訊息也要閱讀清楚之后再簽名,尤其是保證金、申請費能否退回或有沒有任何責任,都要事先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