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成就了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而最近10多年房地產的高速發展,讓不少普通人也享受到了個人資產的增值紅利。一些家長說,賣掉國內一套房,夠支持孩子留學幾年了。但是,家有多套房,為何孩子留學還要打小時工?
不同于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留學生,要靠申請獎學金出國,學習之余還要打工賺錢。今天不少留學生家庭的背后,可能家里早有多套房,但有些學生依然在校園里打著10美元一小時的小時工,并參與無償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這是為了什么?其實,更多父母從骨子里希望孩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能積累比幾套房子更多的“財富”——獨特的想法、創新的理念,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鉆研和打拼。
校園小時工收獲獨立自主
在美國紐約完成高中學業的小杰,今秋將升入美國讀大學一年級。這個暑期,他依然堅持在校園餐廳做小時工。按理說,小杰的家庭經濟水平在上海屬于中上,早年買了多套房子,父母很早下海從商,創辦了民營企業。像小杰這樣能從高中開始出國留學的家庭,大多家境優越,但整個高中求學期間,他仍然參加了學校的打工項目,在餐廳里當服務員,每小時收入10美金。
不少人疑惑:80、90年代留學出國,不少人因為經濟拮據打工賺錢,貼補國內家庭,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為何還要孩子體驗一小時幾美元的苦力活?事實上,不少留學機構的老師乃至家長,鼓勵孩子們參與校園打工!岸吮P子、收餐桌、倒垃圾,忙碌一小時只有10美金,但是當拿到這份收入時,收獲的是靠自己勞動體驗到獨立自主的價值,很難得!毙〗苷f。
無獨有偶,曉菁來自國內某二線城市,自小家里就有家族企業,按她這個條件,根本沒必要打工,不過她還是選擇了一份奶茶鋪的小時工。曉菁說:“起初感覺在奶茶鋪做飲料挺好玩的,雖然每小時9美金,但不在乎錢的多少。后來漸漸感到和校園學習不同的是,無論是做作業或考試,都只對自己有影響;而奶茶鋪打工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對別人負責,自己做的所有事都可能影響到同事或顧客!
暑期最佳組合“小時工+實踐工”
一家在紐約從事低齡留學中介、監護服務的第三機構工作人員說,對于比較有上進心的學生,都知道持之以恒地堅持做好小時工這類工作,不僅對自身是鍛煉,還對今后申請大學業也有一定幫助。根據美國不同學校的規定,留學生可以在校內從事有報酬的工作,比如:圖書館、餐廳服務員等,一般時薪10美元左右,每周不超過20小時。
全球教育網發現,暑期里,“小時工+實踐工”的組合,成為不少留學生最熱衷的假期自我規劃,部分實踐項目可能沒有報酬,但孩子們還是積極參與。
小林即將升入美國紐約大學讀大二,剛結束畢業旅游的他暑假選擇了滬上一家語言培訓機構助教崗位,經過層層選拔,他成功獲得12人托福大班的帶班資格。上班第一天,小林收到的員工規范手冊把他嚇了一跳,每個人的考評從80到200分,違反任何條例都可能會被開除。
于是他每天早上調上幾個鬧鐘,萬不能上班遲到。“苦盡甘來后,當拿到幾百元的助教收入,真心體會到賺錢不容易。”此前,在美國讀高中時,他完成了80小時的志愿者義工,還去四川、云南參加了當地支教項目!皼]有WIFI和熱水澡的那段經歷,讓自己充滿自信,今后到任何再苦的地方都能堅持下去!毙×终f。
另一位暑期回國內在一家金融機構實踐的留學生坦言,自己英語水平還不能像本地人一樣流利,在當地難覓主流的實踐崗位,選擇在國外學習專業知識,打小時工體驗生活,再回國內參與更多實踐和公益,有助于今后個人發展。隨著國內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更多有想法、有進取心的留學生感到,今后留學生之間的競爭可能更激烈。
留給子女最好的財富并非金錢
“國內賣掉一套房,足夠支持孩子這幾年的留學費用了,但從長遠看,持續支撐孩子不斷克服困難、自我超越的,還是源自孩子的內在動力!辈簧俑改刚J為,無論是學習或打工,還是社會實踐或公益活動,都是現代家庭培育孩子的重點。而今,更多海外名校在錄取學生的同時,也不僅僅單憑成績。
現在的小留學生一代,父母普遍出生于上世紀60、70年代,如今多為社會中堅力量,他們可能并不在乎孩子打工到底能賺多少錢,更多希望孩子將此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體會父母賺錢的辛苦和生活的來之不易。尤其是一些體會過白手起家、經歷過創業艱辛的家長,更希望未來留給子女最好的財富并不是金錢,而是執著追求、不斷打拼的精神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