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指出,由于高校新聞專業擴招和其他專業畢業生來“搶飯碗”,國內新聞專業畢業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但是未來就業情況還算樂觀。這一觀點對于一些出國留學選擇新聞傳媒專業的學生來講值得關注。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新聞傳媒專業的留學生很難在海外留下來工作,所以學生對于國內的就業形勢多加關注。
留學生就讀新聞回國就業多
據新華社報道,復旦大學教授李良榮在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第三屆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七次全體委員會議上表示,新聞學學科是我國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學科之一,專業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李良榮說,我國現有800多家高校開設新聞學專業,在校本科生超過17萬,碩士研究生超過4萬,而目前編輯記者的崗位要求僅為25萬人左右,新聞學專業畢業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況。
學生除了青睞國內新聞專業之外,也會有部分學生選擇到國外繼續深造。“國外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是保持在畢業生正常就業率水平的。但一般而言,國際學生到外國去讀傳媒尤其是新聞學專業后,留下在國外就業的情況較少。畢竟新聞領域是一個很注重文化積淀的職業,歷史、文化習俗,乃至于思維習慣的鐫刻是深入骨髓和血液的,這不是可單純地從學校學到的。”OvEdu海外教育上海中心總經理袁正翔表示,作為國際學生,如要進入國外新聞傳媒領域,被接納所需的時間會很久,而且會有較大難度。
海歸就業渠道可拓展
不過對于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李良榮仍然表示樂觀。他指出,隨著社會發展,報社、雜志社、電視臺等不再是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唯一出路。面對日益復雜的對內對外關系,許多大型企業、公務員單位和事業單位,都需要新聞學專業人才來負責公共關系處理和對內對外宣傳。此外,新聞學專業畢業生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寫作、行政和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了畢業生在就業中的競爭能力。
對此,業內人士也指出,很多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的海外留學生,也未必全部選擇從事新聞工作。企事業單位的公關宣傳部門、高校等,都需要高素質的新聞傳播專業畢業生。而隨著社交媒體等的新傳播渠道的出現,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也不再僅僅需要關注傳統的傳播方式,更應該跟隨時代的步伐多關注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
海外院校招收該專業學生語言成績要求高
“國內學生申請新聞專業海外留學的多以選擇英國和美國的高校。”袁正翔分析說,英美新聞傳媒名校,在新聞傳媒方向有悠久的歷史,擁有強大行業的背景支持,培養出了眾多國際傳媒行業人物。在系統的理論教學基礎上,國外大學同樣重視為學生提供在相關環境的實踐經驗。相比而言,學習和實踐的環境都較國內大學的新聞傳媒類教育享有明顯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改專業的特殊性,新聞專業對申請學生的語言要求很高,語言標準化成績是入學標準的重要指標。像Sheffield大學的新聞專業,要求學生雅思成績達到7.5。而對于申請者本身,學校也更傾向于性格積極、開朗,善于表達與交流的學生,同時也要求學生有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經歷。
據悉,目前英國在新聞傳媒專業的代表學校包括倫敦大學學院(UCL)、華威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國王學院、謝菲爾德大學、利茲大學、萊斯特大學、東英吉利大學等。而美國在這方面的代表學校包括,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校區、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俄亥俄大學新聞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紐約大學,還有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等。
申請案例
方同學畢業于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本科+研究生新聞傳媒相關專業。學生申請該校時雅思總分7分。
方同學介紹說,新聞傳媒是Leicester的傳統優勢專業。整個學院在教學上的一大特色是沒有年輕教師。任教的所有教師均為年長的教授,教授們術業專攻不同,但每個人都是一本活的新聞傳媒百科全書。學校很突出理論基礎的建設,創新是必須的,“與時俱進”也是重要的,但是理論是砌造一切的基石。在理論學習上,學生被賦予很大的自主性,大量的專業書籍和專業文章閱讀對于本專業學生來說是必須的。此外,學校十分強調實踐活動。每年BBC都會到校園來,和在校學生一起提案、錄制、后期制作1-2個電視節目。學生對此有興趣,有新的想法的都可以提交創意、提案,參與到整個節目的制作中。
除此之外,在暑假學校也都會布置強制性的個人實踐任務,這部分的實踐是學分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可在校園系統中注冊Job Center,學校會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實習信息,但是否能夠爭取到優秀的實際機會得看自身的實力。相對部分的中國學生會選擇在假期的時候回國實習,因為相比而言,國內的實際機會更加容易獲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