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學習問題
國內預科的英語培訓,大多為國外的一個語言課程,突出英語的功能性,不少預科的辦學層次僅僅是停留在語言培訓階段。忽略了文化差異及美國社會習俗、當地的俚語及生活用語,學生在國內數十年的英語學習無法同美式英語學習銜接起來。即使學生通過高強度、高密度的英語強化,但是到了國外一樣面臨說不出口,聽不懂的窘境,不少讀過1年預科的學生都表示有這樣的感受。
二.轉學分問題
現在不少預科承諾可以轉學分,承諾在國內學習預科可以對接所有的大學。但是因為每個大學的課程體系不同,專業課開設周期不同,師資配比不同,所要求的學生層次也不同,體系差別等完全不同,預科和美國大學連最起碼的公共課程都無法對接。
美國大學的學分:有的預科學生修讀了a學校的學分,但是拿到的通知書卻是b學校的,這樣的學分完全不可以轉換。美國課程目前只有AP是可以轉學分的,其他的預科課程設置不符合美國大學的錄取要求。美國大學充其量只會承認學生的語言成績,當然這個語言成績是建立在學生考過托福、SAT或者雅思而又有不錯的成績的基礎之上。
三.讀完預科能否讀名校
美國名校的錄取要求,最重要的至少包含以下4個方面:高中期間在校成績、TOEFL和SAT成績、課外活動經歷、申請材料。當學生的標準化成績達到一定分數后,最終進入哪個檔次的學校則取決于學生的課外活動,也包括與課外活動密切相關的文書寫作。而預科是為了適應而設置的預備教育,并不是對接美國名校的錄取標準的。
四.預科能否提高適應能力
美國留學申請預科以增強適應性為導向,旨在幫助語言基礎薄弱,自主獨立能力差的學生進行留學過渡。但讀預科真的能增強適應性嗎,真的能預防和避免中國學生在國外面臨的實際問題嗎,預科所謂的適應性和實際情況是一致的嗎?
由預科的課程設置可知,讀預科僅僅只從語言交流上解決適應性,但中國學生面臨的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中國學生的適應性問題主要出現在文化背景差異、生活學習習慣、獨立自主上,而預科根本沒法解決這些問題。
五.預科要花費多少時間
花費1年的時間完成國內相應預科學習,考試合格后是不是可以直接進入該大學學習,如果考試不合格該怎么辦,是否需要改變課程類型或重新辦理?學生一定要弄清就讀的預科與大學之間的關系,認真甄別,對國內機構開設的大學“預科”,也要確認其辦學性質,以及就讀的“預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