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只是基于我自己申請MBA的一段經歷總結而成,我不能保證里面說得都是對的,
希望看得人批判性的閱讀我的建議)
一、 前期準備
一定要知道,要想清楚why MBA? Why now? 這是兩個幾乎所有學校都會問你的問題。而通過
仔細思考這兩個問題,也能幫助你早日進入自己理想的學校。
MBA這個東西絕對不是腦子一拍就可以去讀的。也很難通過硬件來衡量學校的要求。我們很難
知道學校的具體要求是什么,但是一個清晰的career path,一個與之緊密關聯的career
goal是最基本的條件。這也是回答why MBA? Why now?的基礎。請記住,MBA只是實現你的
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優秀的英文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考試還要重要。考試還有技巧,而寫
作卻是要靠平時的積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現在比較公認的說法,高的GMAT分數不是top10
的學校最關心條件,essay所占地比重大的多。反倒是一些排名靠后的學校更喜歡高的GMAT分
數,而且玩玩會給這樣的學生獎學金。
申請的準備工作越早開始越好,我個人會建議一個比較極端地做法,就是提前一年,先拿幾
個學校練練手,把所有的過程走一遍。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學會游泳。
二、 考試
GMAT和TOEFL地考試準備沒有什么好多講的。反正就是一次次的考罷了。只是對分數也不要過
分執著,到了一個標準就可以了。比如我670上了Wharton的WL,一個朋友也是670被Berkley
錄取了。如果時間足夠,當然最好是700或是720分以上,這樣回旋余地會大很多。TOEFL呢,
就不是像GMAT那么重要了,有個620也足夠了。
三、 挑選學校
這個是重中之重了。挑選學校的標準不應該只參照排行榜。大致上我覺得至少位置,規模和
學校的名字也是同等重要。
一般大家都會比較關注學校的排名和對中國學生的友好程度。不過呢,排名其實有很多種,
比如在business week上MIT 向來是top 10的學校,而在economist的排名中,只能拍到20
多位。同樣在economist上Harvard和Wharton也只是十多名罷了。而且,我還是那個觀點:
想想我們中國,除了北大清華,是人人認得品牌外,其他的呢?總好像和這兩個差點吧。美
國其實也一樣,除了H,W,S,其他的相對也要弱一點。
至于所謂的對中國學生友好程度,一般都是參照這些學校在中國招的學生數來排定的。不
過,大家也許沒有注意,那些招中國學生多的(尤其是top 10)里的,往往也是在中國有相
當網絡的。所以,那些個多招的人里,就會有很多關系戶的存在。其次,這里面也有很多不
一定準確的信息存在。我和美國朋友交流,他們都勸我不要申請加州的學校,如Berkley和
UCLA,因為當地的華人太多了,國外華人機會太渺茫。但是實際上,今年還是有好幾個人從
中國直接過去的。記著,對于一個申請者來說,任何學校對于你都是50%的機會:進或是不
進。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這兩個就不重要了,而是應該多種因素一起衡量,不要只把眼光集中
在這兩點上。其他我認為也很重要的因素有:
地理位置,大城市里的學生一定機會多點,中外皆然。而且,我們去國外不是光去念書的,
在大城市里生活,也能讓我們更深切的感受到美國生活。
校友網絡,廣泛的校友網絡是將來在美國找工作的基本保證。比如penn state這個學校,排
名不高,但是校友網絡廣,對找工作很有利。這個是我朋友的原話:As for Penn
State ... it is a good school, albeit it is not PENN...but if you want work
in the states and live there ... PENN state is a good choice ...because it
has a very strong alumni association (I think turn out 10 thousand
graduates a year and they are very caring about their alumni)
還有就是要找出自己的專長和學校的專長,比如說,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最強的是
Supply Chain Management,那么如果你的career path and career goal正好是這個,相
對來說就比較容易進這個學校了。
還有,學校的名字也是很重要,尤其是對希望回國工作的人來說。舉個例子,Boston
College和Boston University比較,在美國論專業排名也許是Boston College高一些,但
是真的會有那么多人這么了解各種排行榜?在普通大眾心里,波士頓大學,聽起來就會比波
士頓學院要感覺好一些。再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如果給一般中國人介紹,說是沃頓畢業,人
家一定張著眼睛看看你,然后你加一句,是美國排名第一的商學院,然后人家也許會“哦”
一聲。但是如果你說是耶魯畢業,人家一定會很崇拜你。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Yale遠遠比
不上Wharton。
最后一點要考慮的就是選擇美國學校,還是美國之外的學校。我的看法是,MBA這個東西是美
國流行起來的,所以第一選擇一定是美國。其次,我認為大部分歐洲企業還停留在美國和中
國開始做生意的階段,意思就是他們應該還會雇傭大批海龜來幫助他們建立企業,那些在中
國有網絡,又接受過歐洲教育的會比較好找工作。(現在美國的企業因為在中國的年數比較
長了,所以大部分改變想法,大量起用本地人才,節約成本,海龜不像前幾年那么吃香
了)。
總結一下,首先要綜合考慮排名,中國學生友好程度,地理位置,校友網絡,學校名字和國
家。其次還有一些相對來說稍微不那么重要一點的考慮因素,如錄取率,學費,獎學金等。
確實,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不過收集信息,綜合評估,并在信息缺乏的基礎上作判斷,本
身也是一個MBA需要具有的基本素質。
四、 準備申請資料
在圈定了學校后,就需要正式開始準備申請資料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網上申請,因為可以
隨時修改,而且能從網上實時了解錄取情況。一般也可以考慮把文件資料,比如成績單,推
薦信什么地先寄了,然后網上慢慢填表。不過即使這么做,最好也先把網上的過一遍,因為
有時候學校的brochure并不會把所有需要遞交的材料列明,如果不再網上過一遍,那么到時
候少資料再補寄就很麻煩了(Yale就是一個例子)。
申請材料中,最重要的當然是essay,既然圈定了學校,那么就應該把所有學校需要的essay
整理一下,歸歸類,這樣寫起來要省事很多。至于要不要用那些寫手,這就是個見仁見智的
問題了。我個人是認為一定要自己寫,因為只有你自己才了解自己。而且寫essay的過程對你
本人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其次呢,寫手一般會為幾個人服務,那么風格上就容易程式化,
流于表面,對你不一定有利。其三呢,寫手本身的質量如何,也有待考證。最好的方法是寫
完請人看(最好是他們本國人,至少也要是在那邊呆了10年以上的留學生,最不要貪便宜用
一些這邊剛過去的一、兩年級的留學生,他們的水平肯定不行),然后自己改。
Essay之間應該體現出比較強的邏輯性,要有一個中心思想。也就是說,要和career path和
career goal緊密關聯起來。事實上,你很難知道學校究竟需要什么,所以,最好的表現自己
是最重要的。從essay上也可以看出美國和歐洲學校的差別,美國學校一般看重你是什么人,
做過什么。而歐洲學校更希望你有廣泛的興趣,知識面要廣。就算同樣是美國學校,關注點
也是不同的,希望大家寫之前,仔細分析一下。
關于推薦人,如果能找到校友什么地是很好的。不過校友不能取代老板的推薦。可以作為一
個附加的推薦人。
五、 面試準備
面試是個比較麻煩的事,如果是校友或是學生面試的話,一般學校會準備一張問題的列表給
面試人,但是他們會不會采用就難說了。傳統式的面試,對大多數人都容易一些。非傳統式
的對大多數人都是一個考驗。這一定是靠平時積累得,我沒有什么建議。
六、 其他
? 關于付費:比如TOEFL, GMAT的送分費阿,學校申請費阿。用信用卡是最方便的。我用兩
種:建行的借記卡和招行的雙幣種卡,都很方便,沒遇上任何麻煩。Money order我聽說這次
有人出了問題,對方說無法兌現,也許是各別情況,大家知道一下就好。
? 關于財產證明:各個銀行的執行有點區別,比如中行需要凍結至少三個月,工行任選,最
短凍結可以一個月,而且不在證明上反映出來,上面只打具體存期。所以,最好的了解方法
是打各個銀行的服務熱線。
? 關于學校成績單:一般學校都有標準開法,他們每年都要開很多份,非常有經驗,相信他
們好了。但是,千萬千萬不要試著改成績。美國學校基本都要去查的,不是問你們學校查,
是去清華的數據中心查,查到一個一定砍一個,沒得商量。
? 送資料到美國:FEDEX是個很好的選擇,而且對于上海人來說,通過柯達快沖店能打9折,
每次也能省20元了。
? 關于mail:最好有國外的帳號。要知道很多中國的免費帳號已經被國外封了,雖然到現在
為止沒聽說誰在這個上面出事的,不過,小心無大錯。
? 要organize:盡量多做to-do list,比如收集了學校情況后,可以用excel做個表,把各
個學校的情況列明,寫清楚,deadline,要求的資料列表等。
? 關于時間:趕早不趕晚,最好是能申請第一輪。這樣有什么狀況,也來得及調整。
? 關于seminar:很多學校都會來中國作promotion,seminar,盡量要參加,要和人家交
流,要給人家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