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機場
163OR165/KG。
可以大致算作80元/斤。
諸位不要再存太多的僥幸了,至少在節后旺季的這段時間里,超了是肯定要罰的。
今天送探親的姑姑一家回澳洲去,他們住NEWCASTLE,乘南航廣州飛悉尼。盡管在一個月的采購中“超重”是時時刻刻都掛在嘴邊的,但到最后還是變成了四個人十二件行李,大箱子小箱子,平行排列出一米遠,快比上旅行團了,每個來送行的人進門都不由自主地“噢~”的一聲。
包打到一半時,姑姑已經意識到嚴重性,不安地打電話去問航空公司,南航的回答是超一點沒事,而且談不上罰金,只需為多出來的部分付航運費罷了。按機票上所寫,是票價的1。5%一公斤。他們自己估算也許會付2000元左右。因為也許可以找在機場到熟人,所以………
事實證明目測尺寸是遠遠不夠的,最好還是磅一磅,行李永遠比你認為的要重得多得多。多的多…………
他們最后超了150KG!
以四個人來算,每人超了快40KG,是限額的一倍。
在護航的保駕下,最終也不得不付了8000元,全額的2/3。
機場重申,經濟倉免費行李只有32KG,包括手上拿的。
姑父他們一直說的,“航空公司不會真正罰你,因為這樣他就沒有顧客了”也許是對的。可這里罰你的是機場~~~~
當時有三個航班混在一起登機,去新加坡的,吉隆坡的和悉尼的。國際出發廳也只有一個辦理登機口,查起行李來不分彼此。
啊~~ 那個人多啊,就象是廣東省長途汽車站一樣。舉右手發誓,是真的,尤其人人行李是大包小包疊上疊的樣子。一沖進去就看見一條隊從大廳右邊排到接近門口—— 輪候換登機卡。不假思索就撲上去先排了再說,可惜最后發覺沒什么必要,雖然是三個飛機的旅客都從一個口換票,但移動速度還是可以的,而且,盡管我們于起飛前兩小時到達,依然是最晚的一批…………沒人跟在后面了。
送行的人是不能進入那個閘的,人手一張建設費做通行證。入得閘去,安查打包,是生是死就自己了,外面的親友只能幫你拿錢付罰金而已。
后來我們回想起過送行口時查關人員一致的表情,終于明白那神秘的微笑= ‘水魚游來啊~~’四個推著堆得滿滿的行李車的人…………目標太明顯了。
不要以為只有這種重型目標才被罰,被逼著回頭來拿錢的人們無不說“是一件件地搄住來查呢”。有人就多了一個小登機箱,于是拎回來叫親戚在機場當時寄了,結果稱過之后說“還是交了的好……”,空運要1230多(好熟悉的數字……)
當晚打185詢問郵政的海運價格,回答是首公斤88.8,以后差不多每公斤加15,但每個包裹不能超過20KG,多出這個數又要88.8一次了。那150公斤按這個寄才2840差不多啊~~
過年期間,海外探親的旅客實在是太多,學生也太多,超重的太多,你叫機場怎么能坐視不理。
看過其它旅客的行囊,堅定了不買箱子的決心。人家真正的行家就是用紙箱子和販衣服的大帆布口袋的。那種倒爺的服裝袋有拳擊沙袋圓柱狀的,有方的,一看之下還以為是自已買布車的,結果物主說,是長沙服裝批發市場買的…………
我要去濂泉路服裝批發市場看看…………
最后勸告諸位:有什么是非隨身帶過去不可的呢?除了你自已和證件外,也就換洗衣服了罷?20KG的定量,絕對夠一個仔細規劃,不貪心的旅客用了,無論你是學生還是游客。
作為一個成熟的旅行者,應該知道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可有可無的,什么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幾乎不會用到的。數次離家遠行,行李是越帶越少。也有凍得半死去買又貴又不喜歡的靴子的經驗,也有千幸萬苦扛過去的大衣兩年也沒穿一次。比起前者,后者更是一種浪費。運費、精力、儲藏空間。加起來可以再買一雙靴子……
出得門去,就要有四海為家的氣概。在家固然好,但簡單的生活也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輕松。好像是蘇格拉底說:去過集市,才發現世界上有這么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比起許多你在廣州一年也不會穿上一次的衣服和鞋子,一個多用插線版和一個喝水的杯子更為急需。曾經很痛苦地用熱水瓶蓋喝了十天的水,怎么都覺得是一股子怪味。這里滿街都是的2-5塊錢一個的馬克杯居然就在北京找不到,最后跑去天津看朋友才在超市里買了一個………… 廣東東鵬陶瓷公司生產的~~ 10幾塊T-T。買了之后,才明白北京的水就這個味兒~~~ 堿味。等發現北京這些賣雜貨的地方(離住所極遠),已經是半年之后的事了。
而大插線版……無論你租房子還是住宿舍,都不可能有幾個壁插給你同時用來手機充電、臺燈、燒水、聽CD……更遑論其它大件電器了。
啊~~ 跑題了……
最后的最后,回憶一個看過的故事: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有一個騎士離家去加入隊伍,他很小心地準備了所有想得到的東西,然后很吃力地背著山一樣的行囊出發。他慢慢地走,慢慢地走,有一天渡過一條小河時,跌下去爬不上岸。河水將他和他沉重的行李帶走時,他最后想到的是:我忘記帶一條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