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的是2008年11月9日的Toefl iBT考試,得到了105分((聽力28閱讀29口語20寫作28)。在眾多托福考生中,這個分數絕不算出色,但對于我這個并不以學習英語為樂,并且學習英語只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個好看些的分數的家伙來說,105是個很不錯的結果了。
春節前去登記,我看到之前的一個學員留下了115的佛祖級高分,不禁有些底氣不足。不過話說回來,相同的分數對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同的分數對不同的人可能有相同的意義,或許105之于我約等于115之于那位牛人吧。
每個人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經歷并得到不一樣的感受或是經驗。拿我自己來說,我高考的英語成績并不理想,進入大學以后,學校的課程也比較多,競爭也比較激烈,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到了學校的專業課上,因而我的英語水平從進入大學以后提高不大,客觀地說,聽力、寫作、口語這三項技能都不盡如人意。因此托福考試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經過了大約5個月的突擊,最終取得了如今的成績,我覺得信念是支持我學習的動力,而信念則來自于清晰的目標。往遠了說,這目標是為了大學畢業后出國留學;往近了說,這目標是為了托福考試能考個100+的分數,一來是為了申請時能達到人家學校的分數線,二來也不至于將來同學問起“某某某,你托福考了多少”時因成績太低而不好意思回答。要知道,人有臉樹有皮,有時候要面子不見得是個壞事,當自己為了不至于丟臉而奮斗的時候,工作起來的動力和效率也是不可小視的。因而,delta和官方指南是肯定要做上兩回的,舊托福的聽力、閱讀,李笑來的托福高分作文,barron,小馬論壇上給的聽力材料等也都或做或看或寫或背,從完成的量來說,我的努力不算小。
很多人對背單詞很頭疼,我也是。所以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挑了一本單詞量比較小的——李笑來的“托福單詞21天”——大概2000多個詞匯,我覺得一邊背一邊做一些閱讀材料是個不錯的鞏固單詞的辦法。我自己的閱讀訓練就是與背單詞結合起來,一方面將閱讀中遇到的專業詞匯記下來分類總結(個人覺得買來的現成的單詞分類書還是不如自己腦子里總結出來的記憶深刻)一方面演練一下閱讀的方法技巧。
我對自己托福聽力和作文的分數都非常滿意。對于聽力,我想引用下新東方聽力老師馬俊的話,他說聽力分數的高低取決于聽力的實力和考試的能力,考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老師課上傳授的一些捕捉考點的技巧、方法等等(當然形成能力是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的)而聽力的實力則是來自于不斷地聽材料。馬老師有句話說的好——“別問你就聽吧”,這句話是回答那些詢問聽到什么時候才算是練好聽力的同學的最好答案。
來源:新東方
作文分為獨立寫作和綜合寫作部分,其中綜合寫作主要是建立在比較完整地記錄下聽到的內容,說白了,考的是聽力和總結、比較的能力。而獨立寫作則是真正的話題作文,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認真熟悉考過的題目(主要是舊托福的題庫和機經),最好能做到能將題目劃分成類別,這樣比較容易將自己準備好的具體的例子能“填”到文章的框架里。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將例子寫得盡量具體。
比較可惜的也是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口語練習的確實非常不夠(最后的成績就很說明問題)。滿打滿算,我只是按照翟少成老師的講義和delta上的一些題目匆忙練習,并沒有能做到融會貫通,積極地對新題目進行反應。不過要感謝翟少成老師的講義,因為上面的的確確將日常的各種話題包括其中,我想若是能認真地對各個話題進行練習和總結,并且注意發音清晰(我個人說英語時總有個吐字不清晰的壞毛病,我想這可能是影響分數的一個重要因素),獲得23分以上的成績應該不成問題。
我上過新東方不少班了,最大的感受是上課時除了學應付考試的技巧和方法外,更多的是收獲樂觀、堅持的品質。這種品質可以從老師課堂上所講述的成功的事例體現出來,也可以從老師調侃的笑話中品位出來,但無論如何,走出來之后,或許我會淡忘那些技巧,但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卻持久地沉淀在我的世界觀里
來源: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