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正題。GMAT的魂在哪里?如何把握?
以個人的理解來看,GMAT確實考得是思維和心態,這個認識是我報班學習的最大收獲,對這個認識的不斷深入理解貫穿了整個備考和臨場過程。
但同時,要拿高分,你還是得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主要是一定的詞匯量、閱讀速度(包括讀個大概的能力和定位精讀的能力)、以及基本的語法知識。對于提高英語基礎,每個人應該依據自己的能力和限制來制定策略。
單詞,我認為時間多且有吃苦背單詞能力的人,應該要背,但時間不多或者沒這個吃苦勁兒的人,比如對于我,只能把經常見到的單詞存在電子詞典里面,睡覺前翻翻,當催眠工具也挺好。
閱讀速度,在考CFA過程中,對于大部頭英語教材的恐懼感已經被去掉了,但是接觸GMAT考試后,覺得快速閱讀的能力還是需要加強,于是認真學習了長難句,NY Times只堅持了兩天,但是感覺很有效,有時間的同學,還是要堅持的,畢竟以后出國,你天天都要看這些東西。
語法知識,雖然我嚴重同意語法題目更多考得不是語法而是語意,但還是推薦Manhattan SC,一方面,你可以鞏固下基本語法知識,另一方面,你可以知道GMAC一般喜歡考哪些地方,考試時可以幫助你快速排除一些選項。
GMAT考的是什么思維?我沒有能力空談思維,所以分項來摘錄個人的一些備考心經,而具體招式由個人去發揮,其中哲理由個人去體會。
(一)SC:
——如何秒殺:
1、 如何一遍看下來掌握大概意思和結構
2、 如何發現最大區別點(直擊命門)。考場時間寶貴,對于入手點選擇的智慧更重要。
1) 由宏觀到微觀,先看大框架:fragment;動詞和動詞發起者,主謂一致(含單復數);平行及動詞的層次;比較的雙方,修飾與被修飾;繞彎子,比逗號;語序的感覺,which,V+doing,with
2) 分組比。即對5個選項,如果其中有明顯的分組,如ABC較為相似,DE長成另一副模樣,則應在組內先進行對比,因為相似度高,差異點較為明顯。
3) 聚焦意思:殺掉若干后再通過聚焦效應比意思上的細微差別。砍掉修飾有助于看清楚。
——如何避免錯殺:
1、 避免先入為主
2、 避免武斷/粗心/憑微弱的感覺錯殺。一定要有solid理由,千萬小心造成“決策比”失誤。
決策比時,應更仔細些,多比幾處。
——如何極致:
1、 抑制住自己的糾結和草木皆兵。
2、 對偶之感,意合的飄逸,微妙暗示,微小常理
3、 時態的暗示
(二)CR:
1、CR考的是在復雜信息下對于邏輯關系迅速梳理并作出判斷的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很重要,在理解的同時又要尋找邏輯脈絡并篩選并記憶,一心三用,所以對閱讀理解力要求更高了。這些題慢慢琢磨其實都不難,關鍵在短時間內快速把握的能力。
2、關注邏輯體系,但不要摳細節。用“什么東西+怎么樣” 來體會邏輯信息
1)弄清楚支持/駁斥的對象(邏輯)是什么。原文的結論及結論相關原因記著,其余全部無視。
2)否定了或違背了原文邏輯內容的選項,果斷殺。
3)善于看出與原文邏輯無關的選項,這個平時做題有意識關注下,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3、不要看到前面的某個選項,覺得像正確答案,就不仔細看后面選項了,一定要耐心patient、平靜inner peace地看完全部選項。
(三)RC:
1、 一個字:快。
讀能讀懂的地方,拿下邏輯框架即可,不懂的詞就當沒看見,或記個長相,不去糾結小詞的意思。我發現自己讀得越快,越能concentrate,越容易發現作者到底想說個什么事兒。
(四)IR:
比照CR\RC,我覺得IR就是CR/RC的變形而已,題型熟悉后,就沒什么好怕的了。
三、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取得高分?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要發笑。然而事實情況是,我是走了些彎路拖了些時間,然而,去除中間好幾次、好幾個月跟GMAT完全脫線的時間,我真正用于GMAT的時間歸集起來也許真的只有兩三個月。所以,GMAT是適合短期突破的考試,大家不要恐懼它。但話又說回來,GMAT也確實不是那么好對付的,“短期突破”具體多短因人而異,你除了練好心法和準備好自己的招式,并堅持努力之外,真的要去喜歡它,把它當成一個游戲,而不是一個負擔。借用GMAT老師的話:GMAT達到同一個分數的路徑,卻可能懸殊。個中哪一條路徑適合自己,需要對自身的深刻洞察,如思維方式特點,閱讀習慣,情緒起伏幅度,自我管理能力,語言習得天賦,數理基礎等。只有與自身特質相“和”的途徑,才是效率最高的途徑。
臨場心態
一句話:不要去想結果,更不要去猜測題目的難度,那是計算機的事情,與你無關,你只管眼前這道題,踏實做好,點下一道后就把它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