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不勞而獲這回事情。殺“G”也經歷了相當痛苦的過程。希望我的經驗能為大家的殺"G"計劃得到幫助。
考完GMAT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月了,對分數的耿耿于懷讓我在考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小心翼翼地回避著一切跟G有關的人和事,直到今天還是不能完全釋然,710應該算是一個還不錯的分數,但與自己的預期之間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說的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但我想說的是,無論結局如何,只要努力過了,奮斗過了,都該感到驕傲。我的生活從決定考G開始就已經注定不同,那些痛苦的快樂的難忘的遺憾的,為我的青春留下了一段讓自己感動的日子。
一開始動了出國的念頭是在2008年的年底。當剛剛踏入社會的激情開始褪去,生活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沒有盡頭的循環往復之中時,渴望改變的念頭開始蠢蠢欲動。過完春節正式行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了新東方的班。從二月底開始上課到四月底結束,周末去新東方上課成了每個禮拜都很期待的事。久違的課堂氣氛和新東方老師們詼諧的上課風格讓我很受用。要申請商學院就要考GMAT,這是我最初對GMAT的所有認識,新東方讓我在很短的時間里對GMAT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且對考試的每個部分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
如果把考G比作爬山的話,那么新東方就是住在山腳下的一位很有智慧的高人。他對山上的情況了如指掌,不僅自己有著豐富的爬山經驗,駱繹不絕的登山者每天都向他提供著山上的最新情況,比如什么時候是上山的最佳時機(有規律的題庫變化),上山前要備些什么補充體力的糧食(紅牛+巧克力),哪條線路最近,哪些路段陷阱多且常有野獸出沒等等,上山前如果能得到這么一位高人的指點,作用可想而知。同時,課上還能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對日后的復習和申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考G之路通常都是很寂寞的,一路上同學之間的相互鼓勵,讓你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有堅持下去的勇氣。
新東方的班結束后,懷揣著秘笈,開始了正式的復習。原本計劃邊工作邊復習,但頻繁的加班和出差讓我疲憊不堪。反復思量之后,五月份,在同事們不解的目光中,我瞞著家人義無反顧地辭去了工作。盡管之前設想了種種困難和艱辛,但現實還是遠比我想象中的要慘烈得多。沒有了幾乎占據我生活全部的工作,沒有了穩定的收入,沒有了跟這些有關的一切,我把自己逼進了一個死角,斷了所有的退路,壓力可想而知。還來不及恐慌,我踉蹌地開始了全職備考G的日子。
第一階段:逐項突破
數學:最先復習的是數學,因為數學是我最沒把握的部分。要說我的數學底子,這么說吧,要想從所有考G的同學中找出一個比我差的應該蠻難的。記得做GWD第一套數學時,75分鐘做了不到一半的題,還錯得不堪入目,看到網上有的同學用“簡單無比”來評論GWD數學時,我真是欲哭無淚。中國人這么強大的優勢在我身上完全沒有體現。為了不浪費寶貴的GWD題,我決定腳踏實地好好補補我的數學。花了將近兩個星期認真做完了OG,陳向東的《GMAT高分數學突破》和部分費費數學后形勢開始好轉了一些。之后做GWD數學,基本能按時完成,錯誤保持在5個上下。
語法:語法是第二項復習的。我的英語(論壇)底子不錯,大學就是學這個的,畢業后工作中也一直都有用,所以還是蠻有信心的。先把新東方的藍皮書剩下的題做完了,雖然有些題Jacky老師上課講過,可還是錯不少,讓我對語法不敢輕視。GMAT語法的思路跟平時的日常用語是兩碼事。GMAT語法非常嚴謹,很大程度上考察邏輯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清晰度。Jacky老師課上對解題思路和GMAT偏好的總結還是非常精辟的,讓我很快熟悉GMAT的套路,少走很多彎路。此外,OG的語法診斷題個人覺得非常經典,開始復習的時候建議先做一下,根據OG的評判標準看看自己語法處于哪個水平然后訂復習計劃。我的語法專項復習的時間相對較短。雖然買了陳向東的《GMAT語法全解》但翻了幾頁后覺得難度和目前的考試難度差別較大,所以就沒繼續做。
邏輯:個人認為邏輯是GMAT考試中最容易提高的一項。之前一直聽說語法最容易短期突破,最容易拿高分,我卻不這么認為。我一直非常同意Jacky老師說的那句話: GMAT考試閱讀可以滿分,邏輯可以滿分,語法卻做不到。語法考察的面很廣,知識點又很瑣碎,而邏輯的考點其實就那么幾個,思路也就那么幾套,完全可以通過做題掌握。原本打算做完新東方的邏輯藍皮書,可發現后面只有答案沒有解釋,就放棄了。我覺得邏輯一定要做有解釋的復習資料,尤其是前期剛開始復習的時候,這樣可以幫助你想通”為什么”。邏輯的復習過程是把你的思路和GMAT的思路同化的過程,盲目做題效果肯定不理想,做完后的思考才是真正提高的過程,“為什么正確答案是這個?” 要做到每做一道題都能回答這個問題。重點推薦陳向東的《GMAT邏輯推理》。這本書很厚,但認真做完后會讓你豁然開朗。它總結了GRE,GMAT和LSAT的邏輯題,有些題偏難,有一些題型在GMAT考試中不常出現,自己在做題過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它的優勢是,按題型歸類,讓你對邏輯題型有個很清晰的認識,且大部分難題后面有詳細解釋。做完這本書再做GWD和Prep的邏輯時會覺得很輕松。
閱讀:我沒有專門花時間復習閱讀。做了OG的診斷題,全對,接著做了幾篇后面的閱讀專項練習錯的也很少,就沒再單獨做閱讀了。我覺得閱讀是對英語綜合能力的一個考核,也是GMAT考試中最難短期突破的一項。惟一為閱讀做的一件事是背完了紅寶書的單詞。這也是我第一次把一本詞匯書從A背到Z。如果想提高閱讀的話,詞匯是基礎,一是可以讓你做題時有安全感,二是提高閱讀速度。背一遍紅包書,讓我對閱讀更加有把握,而且其他各項也都受益
第二階段:GWD 31
因為復習時間比較充裕,我決定做31套有重復的版本,每一套我都數學+語文一起做,一是數學比較弱,需要加強練習,二是可以熟悉真實考試的強度。大部分的練習我都會嚴格限制時間。最開始幾套我的Verbal一般錯10個左右,十幾套以后基本穩定在錯5個左右,最多的一套錯了12個,最少的時候錯1個。做GWD其實是很費時間的一件事,尤其是做完后的校對過程,通常是做題時間的一倍。而這個過程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GWD的答案很多都有爭議,當答案不能讓我信服時,我都會去網上搜索,看大家的討論貼,確保每一題我都知道答案背后的為什么。另外,我自己建了一個Word文檔,把自己做過的錯的語法和邏輯題歸整起來,便于日后總結和復習。GWD是非常珍貴的GMAT復習資料。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
第三階段:考前兩周: 模考 + Prep語法筆記 + 作文準備 + JJ
一共模考了三次,第一次在GWD31做到二十多套的時候,結果是760,第二次在考前二周,第三次在考前兩天,成績分別是730和770。因為正式考試在下午,所以模考的時間都跟正式考試的時間保持一致。最后一次中間休息時喝了紅牛,主要是看看有沒有不良反應。Prep模考跟正式界面完全一樣,是難得的檢驗復習成果和熟悉考試過程的工具。
Prep破解語法筆記:最接近真實考試難度的語法復習資料。為了不影響模考的可參考性,我留到最后才看的,建議有時間看兩遍。
作文:主要準備了AA。江奇老師的講義已經足夠。看熟常見的邏輯謬誤和攻擊方法,總結自己的模版。整個過程二天足矣。AI沒怎么準備,考前看了當月作文JJ練了二篇。
JJ:數學最后50分,JJ功不可沒。雖然沒滿分,但以我這樣的底子能有50分,我已經很滿足了。一直聽說Verbal JJ是雙刃劍,不太理解,直到自己考了才深有體會。尤其是語法和邏輯的JJ,會打亂你平時自己的思路,讓你不自覺地跟著JJ提供者地思路走,現場考試時的緊張和擔心時間不夠,迫使你不敢花太多時間思考,匆匆選了JJ給的答案,而JJ常有變體,且JJ提供者給的答案也未必正確。所以如果底子不錯,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的話,建議不要看語法和邏輯的JJ。閱讀的JJ對了解文章大意和提高解題速度還是有幫助的,不過建議只看文章,不看題,理由同上。
考G是漫漫申請路上的第一步,相信除少數大N外,復習過程都很艱辛。但只要真的用心了,我想結果通常還是會在意料之中的。每位考G同學的情況都不一樣,起點不同,有的英語底子好,有的數學裸考也能滿分,大家一定不要迷信個別考試技巧和復習方法,因為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制定復習計劃前,大家可以多看一些備考心經,參考一些跟自己情況差不多的考生的經驗,然后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復習計劃。希望我的備考過程能給大家一點幫助。最后用CD上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堅持到最后的都上700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