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改善經濟情況但效果甚微是有目共睹。就在前幾天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標準普爾調低了美國信用指數使得山姆大叔首次失去了3A寶座。在這樣的世界經濟大背景下,各行各業都不能幸免。教育行業做為英國經濟的支柱之一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為了緩解經濟上的壓力英國教育部門不得改變政策提高學費價格,但這正好成為了向往英倫留學的中國學生最好的申請時機。
一、為彌補學費缺口學費上漲
英國負責大學與技能事務的國務大臣戴維•威利茨日前在議會下院宣布,聯合政府提議將大學的學費最高上限由目前的每學年3290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10.8元)調至9000英鎊,并計劃從2012年開始實施。英國政府是依據一項評估報告作出此項決策的。去年,英國石油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布朗牽頭起草的高等教育經費與學費評估報告出爐,認為英國大學目前的資金來源是不可持續的,建議進行改革,大幅提高學費。政府最終決定原則上采納其建議,讓英國大學收費制度市場化,以保障其資金來源,進而提高教育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值得驕傲的,無論是牛津還是劍橋都是世界知名的學府和學術圣地。我們可能更多的是對名校的向往但是并不真正了解英國高等教育的性質,與美國不同的是,英國的大學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學,其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包括外國留學生在內的學費占29%,政府撥款占35%,其余為社會捐贈款和校辦企業收入等。而按照政府的財政緊縮方案,政府向大學的撥款在未來4年內將削減40%。由此可見,政府大幅提高學費上限,實際上是希望以此來彌補政府削減撥款所造成的缺口。
二、學費上漲或成申請的最好時機
對于英國高校學費上漲,英國國內并不景氣。近日據英國BBC英倫網報道,由于明年大學學費上漲,預計將有一半以上的英國大學明年的學生數量都會有所減少。據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HEFCE)的報告,56%的英國大學預計他們明年招收的本國和歐洲的本科生將會減少。而有些學校的學生人數可能減少的更多。有一所大學的學生數量預計會減少20%。還有一兩所院校的學生數量可能會減少10%以上。
學費上漲、生源縮水,面對這樣的問題英國的解決方法是增加招生國際學生以彌補本國和歐盟學生減少所帶來的財政損失。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說,學生人數的減少對英國高等院校的長遠財政狀況來說是一個“嚴重的風險”。不過也有五分之一的大學預計學生數量不會有什么變化。而且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學預計,他們的學生人數可能還有小幅上升。
對于英國高等教育學費是否對國際學生上漲還沒有具體消息,但就算是留學生的費用上漲也不能減弱中國學生付英倫求學的熱情,因為顯然中國留學生都是“不差錢”的群體。與PSW簽證等事件相比,增加國際學生的錄取(即便是學費上漲)對于中國留學生而言也是難得的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