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麗的東方之珠,現代化氣息濃郁,經濟、通訊、科技、交通、生活、娛樂都處于世界發展水平的前沿,尤為著名的是電影業,對世界電影業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由于回歸之前曾經歷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其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都殘留著英國痕跡,留學環境因此也受到一定熏陶。下面我們將從語言、課程、考試、教師、費用、宿舍、校舍、圖書館和思維等方面予以簡單介紹。
語言
特殊的歷史背景,造就了香港獨特的語言環境。一般香港人日常交流以粵語為主,課堂上則多用英語、粵語,偶爾也有普通話的授課。大多數教材都只用英文,圖書館也有大量的原版英語著作。如果去香港念大學,英語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香港的大學在招收內地學生之前,一般會對其進行英語水平的測試。經過筆試、口試的層層篩選,才具備去香港念書的資格。
到達香港后,一般校方會對其進行語言培訓。就讀于香港大學的黃曄丹,原先是復旦大學本科生,大二交流去香港。學校在他們到達香港的那個暑假,用兩個月的時間對其進行語言提高。除了基本英語培訓外,還給每個學生尋找了一個香港大學的學生作為buddy(同伴),讓他們平日用粵語、英語交談,以盡快適應香港的生活。香港的大學教師一般都會粵語、普通話和英語。在上通史課程前(人文、社科類基礎課程)教師一般會讓學生自主選擇用哪種語言授課;而專業主修課程則一般以英文授課。
課程
香港的大學一般采取學分制。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例,實行三年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除主修專業以外,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各項副修專業。香港的課程設置和內地大學沒有太多區別,齊全而且合理。學生完成學分就可以獲得學士學位,成績優異者將獲相應榮譽等級。
如果有人認為,到香港讀書就是度假,吃吃喝喝然后輕松過關,那么就錯了,在香港念書的辛苦程度絕不亞于內地。老師上課時一般會列很多參考書出來,每本都要認真仔細去看,對于英文并不是母語的內地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很大的挑戰。每門課至少有兩個“小考試”,還要做至少兩個mini-project(小項目),以及隨堂的小測試。“小考試”一般不會很難,目的是讓每人看書溫課,但量極大,且不同的老師要求不同,有人喜歡電子版,有人喜歡手寫版。香港老師要求很高,必須嚴格按照規定不折不扣完成,不然就要影響學分、成績。
考試
香港大學的考試和內地大學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科技大學念書的梁瑩看來,在香港考試就像過關,一到考試,不論學生還是老師都嚴陣以待。連續開一個星期的夜車,是家常便飯。
專業課和公選課放在一起,沒有先后之分。所有的課都由學校統一安排考試時間和地點。學生通過教務處網站,登錄自己的賬號查詢自己的考試時間表,非常專業化。
考試地點放在統一的大教室,可能n門放在一起考。考試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前后左右的人都在做不同的試卷,有開卷、半開卷和閉卷。所有人的座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坐下來的時候已經有試卷了,因為各人試卷不同,無法參照他人的速度,更無法參考旁邊的答案,只有自己悶頭做題。
而考試的內容,不會超過上課講授的內容。每一門課都有往年的卷子參考,這些卷子都放在圖書館的電子數據庫里,對所有學生公開,可以下載、打印。
教師
香港的大學老師給人一種印象——專業。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名牌大學內,教師質量普遍相當高,相對于內地的大學教師,香港教師的職責很明確——教好課。
在香港,很少有老師會關心學生的個人問題,除了課業范圍內的討論,他們很少和學生私下開玩笑或者談論私人生活。許多教師甚至是“24小時上班”的,學生有任何課業上的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他們。任何學生的email他們都會非常詳細耐心地答復。和很多內地大學的老師下了課就不見蹤影的現象,完全不同。
費用
相對于內地大學5000元一年的費用,香港的學費翻了好幾個跟頭。前些年香港的大學對內地學生收取的學費維持在4萬/年,但近幾年香港的學費呈逐年上漲趨勢。據統計,在香港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可達10-12萬人民幣。
香港的大學這些年為吸引內地人才,設立了大量獎學金項目,從5000-10萬元不等。在香港大學交流念書的黃曄丹,在香港念書的3年間,就沒有花過一分錢。學校每年會撥給他們這些交流生每人8萬元的獎學金,還贈送筆記本電腦,非常輕松。香港的消費水平比內地要高,有時候吃碗面就動輒上百。對于那些沒有爭取到獎學金的學生來說,去香港讀書還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
宿舍
很多內地學生反映,去香港最不適應的是無法和那邊的學生融合。前不久剛去香港中文大學念書的小陳表示,香港人非常溫文爾雅,他們說話的時候總是十分紳士,很客氣,卻無法深入交流。
為解決這個問題,香港的大學想了很多辦法。
本科生在進入學校后,所在的宿舍區會舉行為期一個星期的“O-Camp”——由高年級學生帶頭,每天晚上在宿舍區舉行一系列有趣的聯誼活動。新生被要求完成各類離奇任務,比如將內衣外穿然后去街上隨便找人要求合影留念;趴在地上轉圈口中念念有詞等等。一個星期天天如此熱鬧下來,自然就和大家融為一體。
很多香港大學的宿舍是公寓式的,2-4人一間不等,收費也相應調整。大概在2000元港幣一個月,設施非常齊全。香港學生習慣過夜生活,他們通常在凌晨3點才入睡,一個宿舍生活的人如果作息不同,會比較痛苦。
校舍
香港中文大學就建在一整座山上。早晨在悅耳的鳥叫聲中醒來,推開門就可以看見整片的森林。步行去“森林中的教學樓”上課,路邊的野花一叢叢靜靜綻放,好像置身于童話故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求學的日子可謂“神仙生活”。
香港大學位于香港的最中心地帶,房價高達幾萬塊一平方米。然而學生們居住環境卻很寬松,每人都擁有“數百萬的房子”。出校門是最繁華的都市,進校門則是滿眼的參天古樹,在學習環境營造方面,香港的大學都竭盡全力,從不節省。
圖書館
香港的大學圖書館擁有世界水平。圖書館的藏書非常齊全,各種原版書籍和中文書籍的數量基本對半。圖書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對于那些有幾個版本的書,肯定可以找到齊全的版本。所有書本保護得很好,像新的一樣。
無一例外的是,香港的學校圖書館里,都有一個巨大的多媒體庫。電影、連續劇到discovery,什么都有。平日學習累了,可以隨便選喜歡的碟看,非常方便。
思維
香港人的思維方式接近于西方,這也許是很多內地學生無法適應的地方。但在香港待的時間久了,就會自然而然融合到這種中西合璧的思維模式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