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攜帶留學資金?
合理搭配各種支付工具,如旅行支票、匯款、銀行卡和少量現金,既能保障支付學費與生活費的安全和便利,又能以最經濟的方式處理各種開銷。
交學費:宜用旅行支票
據全球教育網介紹,以前有位同學去加拿大留學的遭遇:她在抵達加拿大的當天就不見了行李箱,身上帶的現鈔和8000元的旅行支票都裝在里面,獨在異鄉的她一下子變得身無分文。
怎么辦?她只好借同學的手機打電話回家求助。
她的父母自然也很著急,卻同樣束手無策,只好建議她去當地銀行申請銀行卡后再重新把錢匯過去,但是這樣又要耗費大半個月的時間,交學費的日期早就錯過了,實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萬般無奈之下,她突然想起在國內購買旅行支票時曾聽工作人員介紹過,旅行支票丟失可申請補發,于是她撥通了旅行支票在當地的客戶服務熱線,客服人員在了解了旅行支票丟失的過程,并認真核對了她的購買記錄及其他信息之后,很快就通知她第二天前往就近的銀行免費補發了旅行支票,解了燃眉之急。
就學費而言,除了有些學校會要求以電匯方式預付部分學費之外,通常留學生都需隨身攜帶大筆現金至當地再直接支付,若是攜帶現金,遺失的風險很高。
而攜帶旅行支票支付學費則能大幅降低風險,許多學校能直接接受,遺失還可以免費申請補發。
生活費:須備少量現金
在生活費(包括住宿費和日常開支)方面,除了攜帶旅行支票外,準備少量現金也是必要的。
現金可處理到達當地兩三天內的零碎支出,如出租車、地鐵、打電話等。由于許多國家要求留學生需要先擁有確定的聯絡地址,再辦理居住證明,之后才能到銀行開戶,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數周至1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空當期,可以兌現少量旅行支票供日常花銷,其余則可以在完成銀行開戶后再兌現存入賬戶。
信用卡則可考慮到當地一段時間之后再向當地發卡機構申辦,這樣除了能控制開銷之外,也是因為留學生需長期居住在當地,才能享受信用卡所提供的當地消費優惠。
匯票和電匯:使用有局限
匯票和電匯適用性范圍比較狹窄——因為匯票必須到指定的銀行兌付,否則只能辦托收,而托收通常需要3~4周才能兌現,一旦匯票遺失,必須等匯票有效期過后才能獲得補發,而匯票的有效期通常長達六個月或一年;
若采用電匯則必須要匯至學校指定賬戶,一旦簽證延誤或因其他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如期出國留學,則需花費很多時間與費用和學校交涉,處理退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