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環境,新的課程,新的國度,初到澳大利亞,一切都是那么新穎和高興,甚至包括花錢。走走超市,發現里面的價簽都很有吸引力,一,兩塊錢的東西或是10塊錢以下的還真是不少,可是等結完帳回到家猛然想起剛才交的是澳幣,折合人民幣一算還真是嚇了一跳。由于絕大部門的學生都是由父母提供資金的,包括膏火和糊口費,父母在中國掙的是人民幣,而學生在澳洲花的是澳幣,用匯率一乘,就顯得金額比較大了,即使現在澳幣匯率降了不少。于是以前花錢大手大腳的學生也開始盤算怎么省錢或是怎么打工掙錢了。
根據澳洲的學生簽證政策,假如你的學生簽證上有“work limitation”的簽證條款,在上學期間,每周的打工時間不能超過20小時。而且,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假如為了多掙錢,很辛勞地打工,甚至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就得不償失了。一般的打工工資可以匡助留學生掙到大部門的糊口費。
當然,除了辛勞掙錢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省錢。除了膏火這項不能省的大頭外,吃和住是留學生的第二大花銷。留學生剛去澳洲的時候,出于安全和利便的考慮,一般會選擇寄宿家庭來住。寄宿家庭是包吃住的,一般是包周一至周五的遲早兩餐,周末三餐,價格大概在200-250澳幣每周,在大城市(悉尼,墨爾本等)會接近上限。自理自立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住了1-2個月后,會選擇和同學朋友等一起合租屋子,自己做飯吃,這樣是最省錢的一種住宿方式了,價格大概在100-150澳幣每周(含水電),自己做飯的話天天大概7-10澳幣,這樣算下來,每個月在吃住方面可以節省100-200澳幣左右。大家可以輪流值日,哪天誰打掃衛生,誰負責做飯,誰負責洗碗,在省錢的同時也其樂融融,能夠感慨感染到另外一種家的暖和。假如有自己做飯的打算,可以從海內帶一個小的電飯鍋過去,可以悶米飯,還可以用來涮火鍋,哪天犯懶了或者說嘴饞了,就可以涮上一鍋,不受限制,想吃什么往里一扔就行了,不用考慮配菜呀,火候呀,調料呀等等,想吃就涮,無所不能,也不用考慮手藝好壞,所以我一向都以為涮火鍋是最簡樸,最省事,最適合懶人的大餐了。另外,超市常常會有特價商品,假如你把握了常常光顧的那個超市的促銷規律,也能省上一筆。
穿的方面建議大家仍是從海內帶比較好,由于我個人以為澳洲當地的服裝不太適合我們的審美觀,而且衣服普遍偏大,不太適合我們這些嬌小玲瓏的身材。還有一個題目就是,你花澳幣買的衣服幾乎全是“made in China”。多帶一些牛仔褲,T恤等休閑類的年齡夏裝,它們將陪伴你絕大部門的日子。當然了,假如碰上大促銷,折扣很低,號碼不全的時候,你也能淘到又便宜又適合自己的。
用的方面,看到這個動靜愛美的女孩子會比較開心,由于你可以在這里花上比海內低的價格買到一些品牌化妝品,在你回國夸耀后也許還會有海內的朋友托你幫著帶呢。而且,澳洲的綿羊油也是很不錯的,1,2澳幣或是3,4 就能買上一大瓶,用來當護手霜也是很不錯的。不外澳洲的面巾紙非常貴,大家可以在行李箱里多塞上幾包,沒有多少重量,但是比到了澳洲再買會省不少。還有就是女孩子用的衛生用品也要多帶一點,貴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有的人用在澳洲買的會有過敏現象。
最后再說說打電話的題目,在澳洲買IP卡打國際長途會非常便宜,不同的電信公司出的IP卡價格也不一樣,有10澳幣能夠打500多分鐘的還有10澳幣能夠打1000多分鐘的,合幾分錢人民幣一分鐘,比海內的市話還要便宜。當然價格略高的卡,通話質量也會好。而從中國往澳洲打電話用IP卡來打也要3塊多人民幣一分鐘,所以盡量仍是讓學生買IP卡來給家長打電話,切記千萬不要用座機直接撥打國際長途,會很貴的。澳洲的座機包括家庭電話和公用電話,是計次收費的,不計時,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條省錢的途徑。住在寄宿家庭的學生,長時間占用家里電話是很分歧適的,假如想褒電話粥,可以用公用電話,投5毛錢硬幣,然后先撥IP卡號,然后電話里面會提示你撥電話號碼,在通話結束后,讓海內的親人朋友先掛斷,然后你在電話里可以聽到提示你繼承撥電話號碼,這樣你可以連續撥幾個電話號碼,讓這5毛錢充分施展它的作用。你可不要小瞧這5毛錢,積少成多嘛。再來說說手機,大家可以從海內帶手機過去,開通當地的預支費手機卡,也就是手機SIM卡,就似乎海內的神州行,需要先付費。現在開通預支費手機卡也需要實名制,接電話免費,打本地電話和國際長途價格一樣,大概每分鐘0.6元澳幣。這些電話卡在澳洲機場和街頭小店都有售。切記有一點,不要用手機撥打你的IP卡號再撥國際長途,這樣一來是花2筆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