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方法:引導啟發為主,灌輸復制為輔
其實每個國家的教學方法都有所不同。中國的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美國的教育強調調動孩子的主動性,教學方法也側重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自學和自我表達的能力。
有一個在美國華盛頓州就讀某學校10年級的學生,剛聽2周課就抱怨說,美國老師的講課水平與中國老師相比差的太遠了,一點都不專業,一堂課像是東拼西湊,不知道講的重點是什么,根本沒辦法記筆記,什么也沒學到。雖說有點夸張,但是不少高中留學生開始時都會有這樣的感嘆。中國老師,我們不得不承認,備課非常認真,一節課下來講的內容很多,條理也非常好,同學們也記了滿滿的幾頁紙。但反過來思考,老師講的不都是教科書里有的嗎?即便教科書里沒有,參考書里總有吧。這不等于老師只是把書里現有的知識給大家復述了一遍嗎?而前面提到的美國高中“不認真”式的教學方式,不僅美國高中常見,很多美國名牌大學里也是如此。美國老師的授課方式讓許多中國留學生摸不到頭腦,感覺跨度好大,似乎是想到什么就講什么,而書上的知識學生得自己學習總結。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沒有扎實的基礎,但擅于多角度地思考,因為他們在老師的訓練下,早已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舉一個例子,同樣是歷史課,國內的教師要求學生熟記大量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考點,考試就變成了學生記憶力的比拼。而在美國,教師給學生布置論文,可能這就是一項考試內容,教師不要求學生背書、默寫,而是讓他們自己發揮。比如學習近現代歷史人物時,要求學生交上一份名單,列舉出幾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總統。學生把作業交上去以后,教師又讓學生在去研究其他的總統,學生在研究時就能自己發現其他總統所具備的一些優秀品質及對美國歷史做出的貢獻。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孩子的研究和創造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它讓學習成為一件有趣的事情,讓學生自己想學習、自己要學習,讓孩子從“要我學”轉到“我要學”,而且他們還可以從這些偉大的人物身上學到他們的優點,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所以,美國“不認真”式教學方式,是中國學生必須要適應的美國高中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隨著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我們中美兩國的教育也都在不斷的各自完善中。
二、學習壓力:考慮充分,不打無準備之仗
千萬不要低估美國高中的學習壓力!很多中國學生和家長總是錯誤地以為美國中學生的學習很輕松,中國學生在國內課業基礎已經打好,只要把英文學好,到美國高中學習后就一定能考上頂尖大學。可我不得不說,持有這種觀點是因為學生和家長對美國教育的理解存有嚴重的不足。
如果英文基礎不是很好的國內中學生直接入讀美國11或12年級(相當于中國的高2或高3),那么在距離大學申請僅剩幾個月或一年多的時間里,不僅要顧及美國高中的功課,還要準備托福考試,甚至SAT考試(大部分美國頂尖大學均需要提供此項考試成績),壓力之大不言而喻。即使是中國學校里相當優秀的中學生,即便英文能力出類拔萃,要短時間內既獲得相當高的托福成績,還獲得能與美國學生相抗衡的SAT高分,也絕非易事。所以這種去美國讀一兩年高中,就可以很容易考入美國頂尖大學的想法是不現實的。雖然也有極少數學生考入了理想大學,但其過程大多是非常艱苦的。
在美國高中,校方一般不會專門為學生申請大學的考試安排復習方案。因為申請大學的考試是學生個人的事情,必須自己去安排和考慮。中國學生入讀美國高中后,平時除了要應對學校里的功課,還要在課后安排社團活動、準備各種考試,可見學習壓力之大。所以為了能夠很好地適應這種學習強度,我建議正準備申請美國11年級或是12年級的中國學生, 在國內就認真提高詞匯量, 準備托福,如果時間精力允許,可提早在國內報SAT學習班,為就讀美國高中做好充分的準備。
綜上所述,從您決定要去美國讀高中的那一刻起,為了能很好地適應美國高中的學習和生活,請務必充分地了解和評估美國教育及學生生活。只有這樣去美國后才不會有太多的“意料之外”發生。曾經有人把美國比作“天堂”和“地獄”,如果你很好地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你會覺得她像“天堂”,但如果你沒有適應這里的生活,你會把她說成“地獄”。祝愿所有懷著留學夢想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堂”。
三、美國高中學校完整的高中課程表
美國高中畢業必須達到的學分要求細則為:英語4學分、社會科學4學分、數學3學分、科學3學分、健康0.5學分、藝術1學分、外語1學分、體育2學分、選修3.5學分,共22學分。通常,每門課程學習一年獲得一個學分,半年半個學分。部分課程分為榮譽課(Honor)和普通課,榮譽課相當于國內的快班,較之普通課程,進度快、難度大。
學校開設也大多會AP即Advance Placement,相當于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課。完成這種課,進大學后可免修同類課。
咨詢熱線:010-64417657